目前国防科工局已经启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编制,这个规划不同以往的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关键在“融合”二字,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切入点和配套政策等。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在军工领域逐步放开和民企技术水平提升的推动下,民参军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近日召开的国防工业重点工作推进座谈会上,许达哲就国防工业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下半年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把发展规划编制好,确保“十二五”圆满收官。另外,日前首批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发布,共118个项目,含专利600余个,涉及先进制造与工艺装备、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军民通用性。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目前民营经济的技术条件来看,已初步具备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能力。尤其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端制造和材料技术等方面,部分民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部门,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取得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的单位中,传统单位仅占32%,民口单位已占68%。其中,民营单位占比近41%,民参军步伐明显提速。据国防科工局最新透露,合理界定许可管理范围,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军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新的许可目录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少60%以上。
机构认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政府强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装备研制和配套,加上军工装备升级的巨大需求,拥有核心技术的民参军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公司方面,应流股份主营阀门零件,拥有核一级泵阀类铸件许可证,目前已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进军中子吸收材料产业化研发,受益核废料市场需求增加。另外,公司拟以每股25.67元募资15.15亿元,用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零部件制造。积成电子主营电力自动化,军工和能源互联网。公司与北京久远共同设立军工产业并购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集中投资军工信息化领域。另外,公司通过设立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并牵手英特尔,打造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 深圳发改委:发布智能产业扶持计划 机器人产值将
- 紫光集团欲收购美光科技 或将成最大中资收购美国
- 阿根廷对华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发起反倾销复审
- 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在武汉开建 总投资20亿
- 李克强考察工信部:力推中国制造 重大装备要领先
- 国务院推进装备走出去 国企兼并重组潮或现
- 珠三角制造业遭遇集体困境 代工厂密集停产
- 中国装备打造“走出去”新名片 企业放开手脚闯世
- 《中国制造2025》即将正式印发 采用"1+X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