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6.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季度外贸“开门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复苏,外部需求较为强劲;二是人民币汇率高估的问题基本缓解,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于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有显著促进作用。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弹性将继续增强,未来外贸企业将更多借助于市场工具防范汇率风险。
展望今年外贸形势,黄志龙认为,今年外贸出口还将维持一季度的发展趋势,增长前景比较乐观。
连平则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变化,由于国际市场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此,预计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或是最高值,但总的来看,今年的外贸形势不会太差。
连平认为,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的出口增速并不是特别理想,关键在于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贸易结构调整,经过调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而中端和高端产品出口比例越来越高。
黄志龙表示,外贸结构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特别是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外贸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将从以下两方面对经济转型起到促进作用:一是对于国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今年我国出口部门的竞争力、附加值显著攀升,中高端产业的外部需求和扩张的潜力巨大;二是进口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的消费升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