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微软诺基亚收购案 预计本月内完成

主题词:手机行业资讯 手机市场研究分析


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微软诺基亚收购案 预计本月内完成

  商务部昨天宣布,为避免给中国手机市场带来损害,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微软诺基亚收购案。至此,该收购案已获得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交易将在本月内完成。
  
  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以54.4亿欧元对价收购诺基亚所有的设备和手机业务。交易前,微软生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但不制造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该交易,微软得以进入智能手机生产行业。而交易后,诺基亚基本退出手机生产市场,但保留所有通信及智能手机相关发明专利。
  
  2013年9月13日,中国商务部收到该收购案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并于当年10月10日立案审查。经审查,商务部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案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总体看,此前微软为推广WindowsPhone操作系统对手机生产商的依赖程度将降低,为使微软的移动终端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微软有动机提高专利许可费。”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表示。
  
  基于此,2014年3月6日、27日,诺基亚、微软分别提出了最终解决方案,分别做出了相关承诺。商务部认为,该方案能够减少该收购案对市场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该项收购案。
  
  微软承诺:
  
  1.不基于标准必要专利,对中国生产商生产的安卓手机寻求禁令。
  
  2.对安卓手机使用的微软专利,进行非排他性许可,且交易后收取的费率和其他许可条件不会超过当前水平。
  
  3.对非标准必要专利,仅在潜在被许可人不善意谈判的情况下才寻求禁令救济。
  
  4.对标准必要专利的承诺永久有效,对非标准必要专利的承诺有效期8年。
  
  诺基亚承诺:
  
  1.就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继续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不寻求不符合FRAND原则的许可条件。
  
  2.对善意被许可人不通过禁令阻止标准必要专利的实施。
  
  3.许可标准必要专利时不进行搭售。4.诺基亚标准必要专利的受让方也需遵守本承诺规定义务及FRAND义务。
  
  5.诺基亚承诺交易后不偏离当前FRAND计件费率。
  
  6.上述承诺永久有效。
  
  并购背后的隐形专利战
  
  与一般单纯的企业合并不同的是,微软并购诺基亚闯入移动终端之后,将大大改变整个行业的版图。众所周知,微软一直拥有大量的专利。虽然安卓系统是免费使用的,但是系统中使用的微软软件,依然需要支付费用。近几年,随着安卓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微软的此项收入以几何级数式增长,越来越成为众多安卓手机商尤其是中国手机厂商的负担。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表示:目前我国自有品牌手机基本处于加工阶段。属于产业链低端,普遍利润较低,在3%之内。而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绝大部分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在100美元以下。此前,宇龙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斌就对记者讲到“一部智能手机中,各种专利费用已占到出厂价的约8%~10%。”这对于微利的中国手机厂商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并购之后,微软与其他手机商的关系将从单纯的专利许可关系变为直接的竞争关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为了大力扶持Windows手机,微软很有可能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费用,从而降低对手的竞争力。随着中国手机商的做大做强,或者到国际市场进行发展,都有可能成为微软提高专利费的直接征收对象。
  
  经济政策领域权威专家、经济史博士杨佩昌对此指出,微软和诺基亚巩固微诺战略联盟,联合抗击苹果和安卓阵营。这次交易中微软低成本获得了诺基亚以及其他厂商的专利许可,将来微软手机相比其他厂商保持了价格优势。
  
  非常明显,对于中国手机商来说,不仅仅要面临一个在软硬件方面都十分强大的竞争者,更为致命的将是微软所拥有的强大的“专利核心武器”,这预示着一场与专利有关的“战争”即将到来。有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国内企业生产的手机与微软生产的手机能够公平竞争,微软应不再收取相关专利许可费或者应就降低专利许可费进行承诺。但从PaRR报道的微软诺基亚提出的救济措施方案来看,其中却并没有涉及国内手机商最为关心的微软专利费问题。
  
  不公平市场竞争后果或将由消费者买单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续俊旗表示,因为专利市场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手机企业所面临的全球竞争环境将更加严峻,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或将使中国手机行业重新洗牌。
  
  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国内手机厂商受损,最终苦果将由终端消费者买单。专利费成本提升将大幅提升手机的价格,对于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国内手机厂商,在面临苹果和三星公司的竞争中,生存将更为艰难。本次交易对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必将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在全球市场而言,微软与诺基亚的合作,不排除会产生垄断。按照目前所报道的救济方案来看,如果得以通过的话,微软的专利费用至少不会降低,而诺基亚的专利费用却会大幅度提高,结果导致并购之后的专利费用,将远远大于并购之前的专利费之和,1+1>2。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表示,基于诺基亚专利数量处于全球前三的地位,在专利市场上极易形成寡头垄断。而微软与其强强联合,可能打破原本已经比较稳定的市场状态。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就建议,微软并购诺基亚案例,应该由商务部反垄断局联合发改委,结合近期发改委发起的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一并评估,对中国未来的手机市场做出更合理的布局和秩序的规范,避免将中国的企业变成肥羊,被国际巨头联手宰了。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