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炼油产能今年或增5000万吨 行业严重过剩

主题词:炼油行业资讯 炼油市场研究分析


炼油产能今年或增5000万吨 行业严重过剩

  编者按: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内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常态化,加上节能汽车的推广、替代能源用量进一步增加等因素,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速将逐渐回稳放缓。如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这“一增一减”有可能使成品油供需差和净出口量持续扩大,炼油能力走向严重过剩。
  
  虽然我国目前仍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我国炼油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从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看,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看,从国际能源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严峻形势看,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不宜走超大量进口原油加工,既满足国内需求又大量对外出口的道路,只能走适量进口原油加工,满足国内合理有效需求为主,少量出口调节,局部或季节性余缺的道路。
  
  2014年是炼油行业投产高峰年,预计炼油产能将增加5450万吨以上,市场宽松度将进一步上升。中国石化咨询公司专家柯晓明在27日的第七届中国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上表示,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比钢铁还严重,“只是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把炼油行业纳到淘汰过剩产能目录里面”。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日前公开表示,2013年全国炼油能力利用率为67%,低于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
  
  柯晓明以“严重过剩”形容炼油行业,其预计2014年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需求为2.97-3.03亿吨,同比增长4%左右。但他同时指出,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整,去年整个炼油行业由前一年的亏损转为盈利,利润总额大概在400亿元左右。
  
  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丁少恒表示,虽然炼油产能明显过剩,但成品油产量可以通过有效调节开工率控制,为此目前仍然是适度宽松的局面。
  
  据悉,目前三大油、陕西延长和华锦炼厂这几家国企的炼油产能占了整个行业的绝对比重。
  
  丁少恒认为,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形势进入了“适度宽松”的新常态。据介绍,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的供需已经连续五年出现了明显的产量大于需求量,其中,汽油、柴油已经是连续五年,煤油连续三年,且2013年的过剩量在九百万吨左右,为历史最高值。
  
  值得说明的是,丁少恒表示,成品油中,柴油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不可逆转的下行周期,中国工业化步入后期以及环保治理会对柴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其预计到2017年前柴油需求将为零增长,而2017年后柴油需求将逐年萎缩。
  
  2014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2014年,炼油企业需要关注三件事:
  
  一是近年来我国显现的炼油能力过剩问题;
  
  二是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大,环保节能减排要求趋严的形势下,如何低成本、持续有效地完成油品质量升级,打造中国炼油升级版;
  
  三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我国将对符合资质条件的一些民营和地方炼厂放开进口原油加工限制,中化集团泉州大炼厂也将在今年投产,将给市场带来多元化竞争。炼油企业要思考国内炼油市场的竞争新形势及应对之策,也要思考如何顺应形势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