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315晚会媒体预测榜单:互联网金融是关注重点

主题词:互联网金融行业资讯 互联网金融市场研究分析


315晚会媒体预测榜单:互联网金融是关注重点

  猜测一
  
  互联网金融难免上“黑榜”
  
  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自2010年以来,4个3·15都是在交易日,除了去年大盘微涨0.36%以外,其余3年大盘均以绿盘报收,分别下跌了1.21%、1.41%和0.73%。由于今年的3·15出现在周末,下周一大盘如何表现仍有待观察。
  
  根据媒体报道,央视3·15晚会总导演史亚东此前透露,今年晚会将关注汽车、家电、食品、卫生、消费电子、旅游购物等传统领域,另外电子商务、互联网理财等互联网领域也将是关注重点。
  
  晚会将重点关注消费领域危害较重、危害范围较广的侵权行为,也关注消费领域新出现的、有很强隐蔽性的、更容易让大家忽略的事情。
  
  敏感的投资者猜测,今年互联网金融和电商最火,尤其是被曝光而出现高管跑路现象的网贷行业。去年10月份以来,P2P行业出现倒闭潮。行业人士猜测,P2P网贷行业有可能是央视3·15关注的对象。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认为,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关注焦点,不断被曝光的P2P网贷行业,以及门槛较低、缺乏健全法律监管的互联网理财或将在今年晚会上“亮相”。一旦被公布,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或将大跌。
  
  此外,“一些消费、医药、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师,还有部分基金经理动用各种关系打听晚会内容,毕竟自己研究的上市公司如果被曝光,之前的研究报告基本算作废了。”
  
  猜测二
  
  车企是否有“黑天鹅”仍是悬念
  
  汽车类产品被3·15晚会点名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锦湖轮胎掺假,去年的3·15晚会上,江淮汽车、大众汽车位列点名榜。今年是否有上市车企会成为“黑天鹅”,再次成为市场的悬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公布2013年上半年其受理的投诉情况,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9784件,占2013年上半年各类商品投诉第四名。
  
  据中国汽车质量网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合资品牌投诉量占总投诉量比最高,达69%,环比2012年增加4个百分点,呈逐年增长趋势。合资品牌集体投诉案例较多,涉及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多项问题。
  
  猜测三
  
  食品安全和医疗是重点领域
  
  从以往3·15曝光的行业来看,食品安全和医疗两大领域都是重点领域。去年消费维权方向已转移到汽车、互联网等行业。
  
  因质量问题被央视突然曝光的行业与企业,有可能引发股价剧烈调整,不论是普通股民还是投资机构,都会因股票突发利空而损失惨重。据了解,部分股民和基金公司已提前减持消费和互联网行业个股。
  
  还有基金人士表示,以往3·15晚会曝光最多的是医药和食品安全问题,短期已将相关行业仓位降低,如果公司基本面无变化再加仓,可以回避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风险。
  
  盘点
  
  2011年双汇发展连累重仓基金
  
  2011年的3·15,基金重仓股双汇发展被央视曝出瘦肉精事件。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指出,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双汇旗下济源公司是收购企业之一,层层检验如同虚设。当日晚间,双汇发展发布公告表示,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属于公司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正就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向相关方进行核实。双汇发展于2011年3月16日上午9时30分起紧急停牌。
  
  双汇发展曝出丑闻后,股价当天以跌停报收,买入双汇发展的56只基金当日浮亏接近20亿元。此后双汇发展停牌一个月,但当4月19日复牌后,双汇发展又出现两个跌停。双汇发展在复牌后的数个交易日,股价暴跌接近36%。
  
  2013年江淮汽车被点名股价下跌两成
  
  2013年3月15日晚,江淮汽车同悦车型被央视曝出大部分钢板生锈等质量问题,给车主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消费者反映,刚买1年的江淮汽车起了很多鼓包。彼时公司人士承认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使用防腐性能较好的镀锌板,而是采用了价格相对便宜的普通钢板。
  
  江淮汽车在被曝光的第一时间,发表声明道歉并提供解决方案,但是该事件对江淮汽车新涉足的乘用车业务带来了沉重打击。3·15晚会之后,当事车型江淮同悦销量一路下跌,月销量从千辆下跌到500辆以下,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恢复。2013年全年,同悦销量与2012年相比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2.6%,全年累计销量仅为1万余辆。
  
  从江淮汽车K线图上可以看出,事先股价并无异样。被曝光的首个交易日,该股紧急停牌一天,第二天复盘时被打至跌停。受此利空打击,该股加速阶段探底过程,9个交易日跌幅达到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