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A股遭遇“惊蛰”行情 或进入新一轮调整

主题词:A股行业资讯 A股市场研究分析


A股遭遇“惊蛰”行情 或进入新一轮调整

  中国证券报:“惊蛰”行情区别抄底
  
  春雷始鸣,惊醒眠虫,但是虫子们总是习惯战战兢兢不敢出头,害怕不稳定的气候要了命。A股目前正是在遭遇这种“惊蛰”行情。房地产风声鹤唳,信用债违约悬顶,人民币加速贬值,一切都仿佛寒流一般让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仔细想来,在国企改革成为主线之一的背景下,持续下跌的股市又怎能为国企融资解困服务呢?因此,两市下跌空间或也有限,只不过,目前多数资金仍然处于“不敢”进场出头的“惊蛰”状态而已。
  
  今日消息面上,央行11日展开1000亿正回购操作,本周到期资金1600亿。市场对于资金面预期依然谨慎。此外周小川昨天表示,市场上存在力量推动利率市场化,各种新兴业务方式都是对利率市场化由推动作用。存款利率最后放开,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最后一步,其他很多利率都已经放开,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产业层面消息面的刺激有助于题材板块的表现。比如,3月11日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今日发布了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
  
  再比如,尚福林表示已选择部分民营资本参与民营银行试点,首批确定五家,将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开展试点。相关题材股或将成为弱市中的闪亮明星。
  
  但投资难度无疑巨大。实际上,惊蛰行情下,投资者操作非常尴尬。一方面,前期强势股回调不敢跟,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节奏不对也未必能挣到钱。此前市场预期的风格转换已经基本无望。从盘面上看,3月以来两市弱势格局较为明显,成交量更是连续萎缩,场内观望气氛浓厚,资金避险情绪浓烈。本周四两会将正式结束,届时维稳预期将再度减弱,而新一轮IPO也将逐步来临,且随着两会题材逐步兑现,热点炒作可能面临进一步降温。随着游资退潮,题材股炒作开始出现回归理性迹象,权重股作为预期也并不强烈。但也有不少机构人士提醒说,虽然目前市场重心下移,不过短时间大幅杀跌风险释放较为彻底,短线一旦止跌,或有强势题材股反抽,将成为“惊蛰行情”中率先崛起的先知。
  
  金融时报:“两会预期”渐进尾声A股感受“改革阵痛”
  
  本周一,在多重重磅利空的诱导下,沪深股市开盘后即大幅跳水,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集体杀跌,带动大盘大幅下挫;午后各板块全线下跌,带动大盘一路震荡走低,沪指盘中跌破2000点整数关口最终报收于1999.07点,深成指盘中创出近九个月来新低至7118.44点,两市分别暴跌2.86%、2.87%,创业板大跌3.67%,超过九成个股下跌。
  
  周二两市继续维持弱势,虽然尾盘触底反弹,沪指勉强收到2000点上方,但较周一仅微涨2.09点。且盘中受权重股集体回落带动大盘跳水,成交量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大盘指数很难有较大突破,沪指将继续围绕2000点至2100点持续震荡,创业板风险依然高企。
  
  显然,在两会即将结束,市场尤其是做多力量担心政府维稳措施或将退出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币再度贬值、2月份经济数据不佳、超日债违约事件持续发酵等令市场对经济前景、市场资金压力较为担忧,这成为A股下跌的主要导火索。
  
  “本次下跌是市场中期下跌通道中的短期超跌,是利空因素积聚与事件因素催化叠加的结果。而短期不利事件频发则抬升了市场避险情绪。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直言,虽然马航失联事件尚未定性,但市场难免有恐慌情绪;超日债事件的风险发酵以及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了A股市场短期风险溢价波动加大,同时对市场情绪产生不利影响。
  
  机构相信,随着两会的结束和改革的推进,目前A股正在进入改革阵痛期,政策偏向改革和转型,经济继续偏弱。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增长模式,不再追求绝对的高增长。
  
  事实上,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一直是影响A股走势的最大因素之一。进入2014年,市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弱势格局进一步加强。而从前两月的数据表现看,今年的经济增长的确难以让人放心,尤其是近日陆续公布的2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物价走低、外贸增速放缓,经济景气度下行等,反映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在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令各方担忧,但相比之下,真正的风险在债务风险。2014年将有很大概率成为中国的债务违约元年,产业债打破刚性兑付只是前奏,城投债若发生违约,很有可能成为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从市场表现看,近期超日债违约事件已引发连锁反应,并开始影响大宗商品抵押融资格局,冲击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影响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东方证券分析师邵宇表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市场挥之不去的阴影,仍有局部继续爆发的可能。邵宇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以改革和调结构为重心、经济稳平衡、强调环保、淘汰落后产能及地方债务约束等,这符合我们此前预期:两会将会制定新的政绩指标,由GDP锦标赛转向改革锦标赛。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短期可能会进一步压制经济的展开。
  
  在此背景下,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大盘走势不容乐观,目前维稳行情已经结束,且处在下跌通道中,建议在投资上控制仓位并重视防御。
  
  巨丰投顾丁臻宇认为,股指连续跌破2050及2000点支撑后,没有实质性利好出台之前,市场的反弹力度将越来越弱。近期大盘持续借助蓝筹股脉冲来维稳指数,而本周四两会将结束,若权重股反手做空,后市将难言乐观。当前市况疲弱,不能盲目的抄底或者增加仓位。
  
  但由于改革转型持续推进,因此即使短期大盘向下变盘,但类似2008年那种狂跌通杀的局面难以出现,结构性机会仍将存在。毛长青表示,目前市场避险情绪依然较高,短期建议关注马航事件进展与信用风险点暴露情况,以及即将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与2014年财政预算。配置上在维稳行情结束且市场处于下跌通道的大背景下,建议控制仓位并关注大消费和电力公用等确定性强的防御板块,未来选股策略尤为重要,建议以业绩为基,优选业绩稳定、成长或转型空间大的个股。
  
  银泰证券:A股将进入新一轮调整
  
  A股市场在经过三月上旬短暂的企稳后近两个交易日以来再度体现出明显的调整意愿。我们认为对未来一段时间A股仍需保持必要的谨慎心理,整体偏空的宏观环境使得沪深市场更多的将面临下行压力。
  
  本周一沪深指数双双大幅下挫,周二沪指虽小幅收高,但就盘中具体表现情况看弱势格局依然明显,而深证成指在食品饮料的带动下尽管反弹力度强于沪市,但盘中仍创出7091.30的新低,同时其并未能收复前一个交易日失地,技术面依然属于超跌反弹范畴。此外中小板、创业板均以下跌报收,在主板市场企稳的情况下与前期表现形成明显反差,较为明显的体现了市场依然偏谨慎的心理。
  
  就具体原因分析,当前A股市场的这种表现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周末公布的对外出口、物价指标等宏观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国内实体经济的担忧心理,成为沪深两市调整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超日债违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进一步走弱以及期货市场上基本材料的暴跌同样加剧了盘面的不安情绪,最终引发A股向下调整。对于后期,我们认为A股当前或处于新一轮调整初期,未来无论是沪深主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预计仍将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首先,宏观经济对A股市场的冲击将再度显现。三月份以来无论是宏观层面的PMI、对外出口还是CPI、PPI,均较为一致的释放出了经济明显放缓的信号,虽然各方对此已有一定的预期,但明显的落差仍增大了投资者的紧张情绪。短期看我们认为实体层面带来的担忧心理暂难缓解,除了已公布的指标外,后期即将发布的各项数据料同样将使得两市面临压力,与此同时中观层面更为高频且偏弱的各种数据对宏观指标的验证同样将使市场面临冲击,其对A股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暂难出现明显改善。
  
  其次,两会未能有超预期的政策出台也将对市场积极性形成打击。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改革因素对A股的影响明显增强,三月上旬沪深指数的企稳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改革红利的释放。然而随着两会接近尾声,超预期的改革规划迟迟未能出现,对于A股而言,前期基于改革红利释放做多的逻辑无疑将面临直接挑战,其也将增大短期市场调整的压力。
  
  此外,从整体市场环境看,A股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同样将抑制各方的做多热情。就国际方面看,无论是美国超预期的就业数据对美联储QE退出进程的影响,还是乌克兰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全球一系列连锁反应,短期均难以形成明确预期;而就国内而言,房地产市场零星出现的降价销售案例、超日债违约背景下即将到来的信托兑付高峰,包括人民币汇率走弱将产生的系列影响等,同样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基于以上各方面因素的存在,我们认为未来A股大概率的将面临进一步调整的压力,沪深指数包括中小板、创业板仍有向下运行的空间。从资金市场看,尽管近期以来资金利率持续下行,资金市场保持宽松格局,但就当前A股而言其显然不是决定指数方向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当前宽松的资金市场虽然有助于减缓指数调整的节奏,但难以扭转指数调整的趋势,这从三月份以来两者间相关性的明显减弱便可得到验证。
  
  同时配合行业面表现情况看,周二盘面上房地产、食品饮料成为带动指数反弹的主要力量。房地产的走强在之前的几个交易日已有迹象,核心逻辑在于管理层地产调控思路的转变,然而结合现实环境分析,作为强周期性的行业在整体宏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无论是基本面还是在资本市场上,想要走出独立行情的可能性显然不大。食品饮料的走强则更多的体现的是市场的防御思维,但同样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即便阶段性成为部分资金的避风港,但对市场整体而言仍缺乏战略意义。
  
  综述分析,我们认为对未来一段时间A股仍需保持必要的谨慎心理,整体偏空的宏观环境使得沪深市场更多的将面临下行压力。尽管沪深主板经过长期的调整后均处于相对低位,但低位或低估值从来不是止跌的理由,而中小板、创业板在市场整体不佳的情况下无疑将面临更大的风险,甚至后期市场不排除有结构性大跌的可能。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