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国际投行热衷圈子:雇一个官员子女可赚数十亿

主题词:投行行业资讯 投行市场研究分析


国际投行热衷圈子:雇一个官员子女可赚数十亿

  一贯自我感觉良好的马云,最近有点烦,考验他的时刻到了——阿里巴巴上市陷入两难境地。尽管他有国际投行和中国高层的支持,可是如今并非只靠“圈子”说话了。
  
  香港证监会不打算为阿里巴巴提出的合伙人制开绿灯,阿里巴巴IPO左右为难:如果继续在香港IPO,管理层将有可能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而如果选择美国,则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或诉讼风险。目前阿里巴巴还是将香港作为首选地点,但其与港交所、香港证监会之间的博弈还未结束,是否存在另一种创新制度的可能,是否会受到破例的待遇,这一切还是未知数。
  
  这个号称千亿融资、年度最大的IPO——逐利的国际大投行蜂拥而至。阿里巴巴甚至找来了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的外甥婿坐镇——姚允仁是董建华妹妹董建平的女婿,并于今年首季正式加入阿里巴巴的团队,掌管公司整个机构融资部,现时职位为阿里巴巴高级副总裁兼机构融资部主管。
  
  姚允仁正是国际投行在中国高层“圈子”化的缩影,他先后于高盛、ARXAdvisorsLimited、星展亚洲融资,以及洛希尔(香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他拥有类似经历的,还有中国银监会前副主席、现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之子唐晓宁,以及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之女张曦曦(音译)。
  
  光大董事长唐双宁的麻烦并不止于此。纽约时报此前的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对摩根大通展开受贿调查,以查明其是否通过雇佣中国高官子女而获得在华从事相关业务的机会,涉及的高官子女正包括唐双宁之子唐晓宁和张曦曦(音译)。
  
  8月30日,消息称,调查范围从摩根大通香港分部扩大到整个亚洲,被调查员工人数超过200人,不仅包括全职员工,实习员工也在调查之列。
  
  “这或许不过是冰山一角,香港和内地投行雇佣‘官后代’的做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香港一位投行高管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们也喜欢雇佣中国高级政府官员的子女和亲戚,国际投行看重他们对中国金融系统的了解以及他们手里的人脉资源,大部分雇员都在西方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中国生意经”
  
  7年前,有个未经证实的段子流传在中国的投行界。一天中金公司的一高管对朋友抱怨称,好多高官把子女往投行部塞,有些级别太低,他们根本不要。“前两天我把东部一个副省长的公子给拒了。”
  
  国际投行们非常清楚,做中国的生意,“人际关系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他们逐渐开始适应中国的“圈子”文化。这种关系的建立除了直接向相关官员行贿外,也有不少是通过这些官员的子女、亲戚暗度陈仓。一些官员的子女有海外留学背景,以及国内丰富的人脉关系,成为外资投行聘用的首要人选。
  
  这些国际投行在中国攻城略地、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有着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他们重金聘请的中国的官后代,为其冲锋陷阵,权力规则成为制胜的重要法宝。唐晓宁和张曦曦(音译),不过是这些官后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
  
  路透社在8月18日援引中国业内人士的话称,国际投行在中国雇佣官员子女“已经有20多年历史”。在2001年之前,外资投行在中国的办事处已经有56个,目前该数字不断增加。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如何才能精准地拿下中国的超级客户呢?
  
  “摩根大通不过刚好撞到了枪口上,比他们更过分的国际投行多的是。”香港一位投行高管透露,美国司法部门和SEC正在判断银行此种雇佣行为是否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但对摩根大通来说,接受机构调查并不意味着公司存在任何不当之处。
  
  熟知《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律师常博表示,如果认定摩根大通违反该法律,美国政府部门需拿出证据来论证该行在雇佣“官后代”时有受贿的意图,为赢得业务而对海外官员产生了不当的影响。一旦被调查企业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同行业均有类似行为发生,美国证监会就会对同类型、同行业的并且与公司采取相同模式或是相同代理商的公司进行调查。
  
  耐人寻味的是,在该事件曝光之前,还没有一家银行(包括摩根大通)、一位银行家因为此类事件,而被指控存在不当行为,所谓的“官后代”、身居高位的“联系人”及完成IPO的企业,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指控。
  
  近些年,随着国际投行竞相角逐中国区业务,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行选择雇佣有政府背景的官员子女或亲属担任要职。这些官员子女依靠父辈们积累的人脉资源,帮助外资投行获取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的承销项目,外资投行借此通道,迅速打开中国区市场的大门。
  
  在摩根、瑞银、美林、花旗等国际投行承揽的中国国企赴美、赴港上市的项目中,任职于各大投行的中国区高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中国区高管许多是官员的子女,他们的任期甚至和所在外资投行获取中国企业IPO的时间相一致;他们的任职与否甚至会影响外资投行中国区业务的发展。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