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网购平台之争:对抗之下谁更受伤

主题词:网购行业资讯 网购市场研究分析


网购平台之争:对抗之下谁更受伤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淘宝和微信之间的“较量”已经愈演愈烈。继8月1日屏蔽微信公共账号后,紧接着支付宝直指微信存在交易风险。近日,淘宝发布了公告,宣布将在1个月之内,全面屏蔽能够指向其他网购平台的外链二维码图片。业内人士认为,这明显是针对微信“扫一扫”。而在此前,微信大张旗鼓地清理了一堆营销类账号,其中大多是接淘宝广告的公共账号。面对淘宝和微信的争斗,有网友戏称,这次斗争的名字应该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
  
  在前一段时间,微信5.0版本发布之后,其中新增的微信“扫一扫”支付功能,用户完全可以绕开淘宝在微信内完成整个购物流程。这无疑刺痛一些电商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淘宝不能容忍微信在自己上游形成一个大的流量入口,更不能容忍用户的购物习惯在微信中慢慢养成。因此淘宝选择了截杀微信,转而打造自己的流量入口。
  
  “淘宝和微信之间的“互掐”,归根结底还是关于电商平台争取,出于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具体主要表现在对入口、流量和用户的争夺。二者都希望壮大自己的电商平台,获取更多的流量,提高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网上广告的发布并收取相应费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表示:这次双方的针锋相对,依然是两家在搭建自己的护城河。微信目前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集中平台之一。对电商平台而言,流量就意味着销售渠道,微信的壮大自然会让做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开始紧张。
  
  从淘宝的口径来说,用户体验和支付安全是他们封杀微信的重要原因。的确淘宝口中的安全问题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日前也有媒体报道了所谓病毒变身二维码,窃取信息出新招的消息。比如有一个市民喜欢网购,一次发现一个淘宝促销二维码甚至扫了一下,没想到支付宝的余额就没有了。有统计说,上半年发现的恶意软件中,90%通过二维码来传播的,媒体也提醒用户不要随便地扫描二维码。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能让大家完全信服,很多网友都认为淘宝方面是因为微信触及了自己的利益才去封杀微信,其实是淘宝在构筑自己的封闭电商王国,并没有切身从用户的体验考虑。
  
  那淘宝和微信的“对掐”,会对双方造成什么影响呢?
  
  薛胜文认为,目前来看,淘宝和微信的“对掐”对其自身的不利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二者的竞争又是理所当然,尤其是淘宝肯定不会看着自己已有的蛋糕被他人分割或者抢夺。二者之间相互屏蔽或者封杀对方商家的公众账号,则不利于整个电商市场的做大做强。
  
  虽然斗争的影响目前对双方来说并不是很明显,但很多中小商家却是“躺着中枪”,充当了双方斗争的炮灰。
  
  王女士是在淘宝上开网店卖皮包的,为了借助微信营销,就在淘宝的店铺左边放了个二维码,是微信公共账号,本来想着因为身边很多朋友用微信,店铺推广起来也方便。而现在,王女士又不得不删掉二维码。“他们的平台之争,真正受伤的还是我们小商户!”王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淘宝网封杀二维码的举动,显然打破了很多小店主借微信营销的“如意算盘”。薛胜文表示:淘宝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微信封杀部分淘宝商家的公众账号,中小商家如同“夹心饼干”,两头受挤压,甚至是二者只能选择其一来发展。而对商家来说,势必会影响自己的销售业绩或者增加精力投入以及成本等投入。最后受伤的还是中小商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自有选择不同的平台,所受的不良影响相对小些。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