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易信搅局微信同天失灵 网友戏称:易信让微信颤抖了

主题词:易信行业资讯 易信市场研究分析


易信搅局微信同天失灵 网友戏称:易信让微信颤抖了

  本周一,由中国电信[0.99%]集团公司和网易公司联手推出的易信正式出关,向微信下战帖。微信自然也没闲着,在当晚10点左右突然大面积失灵,公众平台、朋友圈、游戏统统“当机”,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些当然只是巧合。不过可以看出,看上了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不只是小马哥,人人一欲争之,“好基友”丁磊先来个明刀明枪,借助运营商资源,搅局唱大戏。
  
  电信市场力量待考
  
  为了能与微信进行正面较量,易信祭出了两大“杀手锏”,除了与微信一样的免费短信,另一个则是向固定电话发送免费留言。
  
  据称,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移动[-0.18%]、中国联通[-0.31%资金研报]的用户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易信,同样易信用户也可以免费向所有运营商用户发送免费短信,即使对方手机上没有安装易信也可以收到信息。一日之后,易信迅速爬升至AppStore下载排行榜前三名。
  
  网易CEO丁磊毫不掩饰对微信江湖地位的不屑。“不取代”,不代表不进攻。在接受记者群访时,他针对“微信”提出了几点,一是微信的通讯体验不如易信,易信通过降噪处理,可以使语音的质量提高3.5倍到4倍;二微信是个移动端产品,但易信要做的是移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间的互联互通,要将三张网打通;三比如微信的群聊有上限(40人),易信可不可以给用户设定100个才是上限,或者无上限,让通信变得更加容易;四微信用户有钱才能发高清图片,而易信全部可发高清图片;微信个性贴图表情收费,易信全部免费等。
  
  在两者合资成立的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中,中国电信是大股东,持股73%,网易持股27%。新公司总经理张政透露,易信的短期目标是六个月内注册用户过亿,活跃用户的规模超过5000万。
  
  不过,5G资讯创始人洪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移动和联通相比,电信在这样的市场里面并不具备决定市场格局的力量。“相较于微信,易信最大的短板就是关系链空缺,等于从零开始。如果好友都在微信上,我为何还要选择免费短信呢?”
  
  对此,丁磊则认为,“易信的默认账号就是手机号,是个天然的通讯关系群体和好友群,不存在重建圈子的问题。”与此同时,比起微信,易信晚了两年入场,但要谢谢腾讯把这种通讯的习惯培养出来。
  
  微信当机频频
  
  有趣的是,就在易信发布当晚10点左右,微信突然面临大面积失灵。微信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由于网络硬件故障,导致无法登录或信息收发延迟。”事件大约持续3小时后,微信手机客户端登录才恢复正常。虽然只是巧合,但不少网友调侃道:难道是“易信”让微信颤抖了么?
  
  这已经是微信在三个月内出现的第五次当机,其中7月22日,微信曾因“市政道路施工导致通信光缆被挖断”,导致无法正常登录达7小时;6月24日早上,部分用户登录公众平台时发生故障;6月22日网友反映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无法实现跳转;6月20日网友称微信公众平台等服务页面大面积瘫痪。
  
  在过去,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间,属于设收费站向互联网收“过路费”的模式。但事实上,在微信冲击波之下,经历半年多的争吵之后,三大运营商态度发生很大改变,两者间正逐渐转变为资源互补式的资本合作。除了中国移动仍然按兵不动外,中国联通和微信展开了产品合作,而中国电信则和网易进入到产品联合开发运营和资本合作的新阶段。
  
  但洪波认为,其实真正的合作是互联网公司借运营商流量优势向前发展,互联网公司则帮助运营商不断扩展用户,而非因为自己不甘心像微信这样的独立OTT崛起,便要做一款新产品取代他。
  
  相关报道
  
  易迅接入微信支付
  
  微信5.0上线之后,和“打飞机”一起出现在微信5.0中的微信支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昨日,易迅网宣布将在PC网页版、Android及iOS手机客户端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易迅网内部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近期易迅还将推出在微信场景下的下单、支付闭环购物功能。届时,网友只要在微信5.0中(聊天窗口、朋友圈、公众号等)点击任意一个易迅的商品链接,都可完成下单支付。这也标志着易迅网将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接入微信支付的B2C网站,提供了一个填补移动端闭环“短板”及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