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一线城市频现抢房潮 地方重回房地产经济依赖

主题词:地产行业资讯 地产市场研究分析


一线城市频现抢房潮 地方重回房地产经济依赖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侯大伟、刘敏、乌梦达)国家统计局18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惊人,同比涨幅分别高达18。3%、17。4%、17%和16。5%。
  
  专家分析指出,新一轮房价上涨的背后,不仅有宏观经济减速的压力,而且还有地方政府重回“房地产依赖”的冲动。在楼市某种计划调控与“狡黠”的市场反弹之间,开发商利用行政资源获取暴利的博弈似乎占了“上风”。
  
  房价一路狂奔,购房“惊心动魄”
  
  “这哪是买房,简直就是打仗!”一大早赶到广州增城“豪园”的张女士,终于在开盘当日“抢”到一套。半晌才缓过神儿来的她感叹,“楼层都来不及挑,真是惊心动魄!”
  
  七八月本是楼市传统淡季,但抢房潮却在多个一线城市频频上演。位于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四合上院三期,还没开盘就已被“内部认购”和“关系户”全盘抢光;甚至连北京五环外一些楼盘也都成了“开盘日”即成“收官时”的“日光盘”。
  
  伴随抢房潮的是一路狂奔的房价。今年初,北京东四环一小区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如今报价竟比年初报价高出近百万元,而且还是有价无房。
  
  位于北京城南大兴区的“西斯莱公馆”小区,今年4月份二手房的报价为每平方米2。6万元。经过5月份的短暂稳定之后,6至8月,每月单价突然暴涨2000元左右,达到3。2万元。北京链家地产的一位置业顾问告诉记者,尽管这个小区目前还没有房产证,但是价格却是一路狂奔,有的买家担心房价继续上涨,甚至愿意先付款等到房主拿到产权证之后,再去更名过户!
  
  二手房市场的火热正在加速向一手房市场传导。位于通州区的一个叫“红杉公馆”住宅项目,目前还没有公布售价。置业顾问告诉记者说,公司还在研究价格和开盘时间,但可以肯定不会低于周边的二手房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所谓研究,就是对市场进行挖潜和估量,看看市场到底还能接受多高的房价。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2个,最高涨幅为2。2%;同比上涨的有69个,最高涨幅为北京,上涨了18。3%,接下来三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深圳、上海,涨幅分别高达17。4%、17%和16。5%;涨幅超过10%的城市共有10个城市。
  
  结构调整艰难,重新依赖楼市?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地方债务问题凸显,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状况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财政部近日公布的7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7月地方财政收入(本级)5800亿元,比6月份的7200亿元下降了19%。
  
  面对财政趋紧,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再度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几天前,北京、上海在一天之内共拍卖7宗地块,成交总价高达90多亿元。其中北京亦庄的一宗地块成交价折算成楼面价竟然高达近3万元每平方米,普遍高于这一区域目前在售商品房价格。
  
  宏观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局部地区的市场动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价款为4398亿元,增长14。7%,增速提高7。2个百分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城镇建设设计所所长张根对记者说,过去10年支撑地方经济腾飞的一大要素就是土地财政。今天在宏观经济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再次回到土地依赖的老路上并不稀奇,“调整经济结构,哪有房地产经济来得快呀!”
  
  财经评论员叶檀还观察到,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出现为楼市松绑的迹象。7月起,温州为“全国最严”限购令松绑,允许户籍人口购买第二套住房;有的地方甚至将审核限购的资格交给开发商。
  
  在调控政策放松、地方重回房地产经济依赖的信号刺激下,房地产企业借势拉高房价,购房者恐慌入市推波助涨,致使这个暑期房地产市场温度急速上升,频频传来灼热感。
  
  生产要素市场,面临制度创新
  
  张根说,一系列行政调控手段的实施,事实上加剧了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他认为,在高度计划的土地供应制度下培育出来的房地产市场,需要一场深度变革,否则任何修修补补的调控政策,很难撼动楼市。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指出:“我们十年调控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没有和改革相结合。得了必须动手术的病,就别妄想吃几副退烧药能好!”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度的综合改革,其中首要的一项改革就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局面,积极开展集体土地入市的探索。
  
  来自权威部门的政策信号表明,有关方面越来越关注包括土地确权、征补等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已有成都、重庆、广州等多个城市正在探索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张根认为,一旦土地单轨制的“瘸腿供应”得到根本解决,大量低成本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将极大平抑土地市场价格,为滚烫的房地产市场浇上一盆冷水,想不降温都难。
  
  当然,房地产市场政策体系的变革并非仅是土地供应制度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财税、金融等多个方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就是土地、税费和资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在完善住房用地供应体系、房地产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健全相关机制。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