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洋奶行业资讯 洋奶市场研究分析
洋奶刚吃罚单国奶趁机涨价 不排除借题发挥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8-19 [关闭]
一边厢,洋奶粉正接受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另一边厢,价格平静了许久的国产液态奶,最近却吹起“涨价风”。记者15日从多家大型超市获悉,国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不约而同提价,涨幅在5%至13%之间。
“国产液态奶又贵了。”15日,肖先生前往广州天河北一家大型超市购买牛奶时发现,蒙牛特仑苏每箱涨了3元,涨幅为5%,而伊利金典涨幅相同。“蒙牛的真果粒每瓶涨了五毛钱,现在售价3。5元。”天河区另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计算,这个涨幅为17%左右。
记者从广州多家大型超市获悉,7月底,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就已开始涨价,供应商表示涨价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此外,有媒体报道称,“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开始上涨,涨幅约10%。
对此,广东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7八月的国内奶源价格确实比6月有所上升,但最好的原料奶的价格升幅也不过7%,如果平均一下整体原料奶的升幅,肯定低于5%左右。“因此,这次蒙牛和伊利的涨价确实有些借题发挥。最关键的是,要警惕其他品牌的液态奶也跟风涨价。”
“国产液态奶又贵了。”15日,肖先生前往广州天河北一家大型超市购买牛奶时发现,蒙牛特仑苏每箱涨了3元,涨幅为5%,而伊利金典涨幅相同。“蒙牛的真果粒每瓶涨了五毛钱,现在售价3。5元。”天河区另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计算,这个涨幅为17%左右。
记者从广州多家大型超市获悉,7月底,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就已开始涨价,供应商表示涨价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此外,有媒体报道称,“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开始上涨,涨幅约10%。
对此,广东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7八月的国内奶源价格确实比6月有所上升,但最好的原料奶的价格升幅也不过7%,如果平均一下整体原料奶的升幅,肯定低于5%左右。“因此,这次蒙牛和伊利的涨价确实有些借题发挥。最关键的是,要警惕其他品牌的液态奶也跟风涨价。”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