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五粮液白酒整合大幕启动

主题词:五粮液行业资讯 五粮液市场研究分析


五粮液白酒整合大幕启动

  在频频传出并购“绯闻”后,“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资本运作的版图酝酿多时终于铺开了。周一晚间其发布公告称,拟出资2.55亿与河北永不分梨酒业、北京和君咨询等四方成立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持股51%。此举意味着一直固守四川的五粮液,正式迈出“走出去”的步伐。
  
  首个跨省并购
  
  在新公司中,河北永不分梨酒业有限公司以实物和现金出资1.6亿元,股权占比为32%,而北京和君咨询则以5000万现金出资,占10%的股权。此外邯郸市建设投资公司和临漳县政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2500万和1000万,其股权占比为5%和2%。
  
  无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销售体量来看,永不分梨酒业对白酒行业都相对陌生。但对五粮液而言,首度“往外走”选择与其合作并非偶然。邯郸市当地媒体曾称,2009年11月,五粮液与永不分梨酒业及石家庄桥西糖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就合作生产销售五粮液系列酒举行了签约仪式。
  
  此番各方组建合资公司的同时,还签署了《共同建设河北临漳白酒灌装工业园的战略框架协议》。据称,新公司所有均直接从四川宜宾输送到临漳进行沟调灌装,并标注“宜宾五粮液股份公司出品、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灌装”双标识。五粮液将从宜宾派驻专业管理团队负责产品品质管控,确保灌装产品的品质。
  
  白酒行业历来区域性特征甚为明显,并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凭借一个品牌“包打天下”。此次五粮液“出川”建灌装基地,其跨区域抢夺市场的“野心”表露无遗。
  
  主打区域中档白酒市场
  
  “新公司将推什么品牌,究竟是否还会使用永不分梨品牌,取决于新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和君咨询的调研结果等。”五粮液一位熟知该项目的内部高管称。不过,新公司会以推新品牌为主,而且主打区域性品牌,以占领区域市场为目标。“现有的五粮液主品牌只会在宜宾当地生产灌装,不会在该基地灌装。”
  
  “在此次白酒产业调整中,中档白酒的份额在提升,五粮液此番运作瞄准中价位的白酒应该是有市场机会的。”知名白酒营销专家铁犁表示。然而,此前五粮液运作六和液等中档白酒品牌并不是很成功,引入和君等合作方加入新鲜血液,可以持谨慎乐观态度。
  
  不过,五粮液似乎对此寄予厚望。南都了解到,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根据华北市场的消费者口味和需求,主要开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区域性中价位产品。而产品销售的相关咨询和策划则由有着丰富的酒水营销经验的和君咨询负责。按照五粮液的规划,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着重加大30-100元、100-300元等中低价位的产品开发和打造力度,并希望通过3-4年时间,打造出销售规模上10亿元的区域品牌。
  
  并购思路微妙变化
  
  2012年五粮液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0.68亿元,这距离其“十二五”千亿规划还有四百亿之遥。在千亿集团的重压下,五粮液通过资本运作对白酒版图的整合野心也愈加明显。
  
  此前,五粮液副总经理彭智辅曾表示,十二五期间,五粮液股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手段将贡献100亿元的营收。而事实上,五粮液确实也曾对并购很“动心”。2009年,五粮液曾想收购枝江大曲,但因为税收问题政府不支持而作罢。此外,五粮液也一度与辽宁三沟酒业等传出过并购“绯闻”。
  
  然而,现在五粮液资本运作的思路似乎已发生微妙变化。“此次投资把运作思路从以前的并购调整为多方投资。”上述五粮液高管称,并购是独家投资,但仅凭借资金、规模等进行并购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难题,但现在这种运作模式能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更为巨大。
  
  五粮液方面在给书面资料中强调,未来有可能会参照河北模式对其他区域的厂商进行整合和重组,以形成各个灌装基地和区域品牌运作基地,形成点面结合的布局。
  
  “五粮液选择的合作方永不分梨酒业年销售不足1亿,规模还很小,而如果新公司推新品牌,新品牌成长起码需要3-5年时间。”在铁犁看来,五粮液此项投资是一种探索,对其而言体量要快速增长,并购还是必须的。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