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法国红酒巨头CASTEL集团被判赔三千万

主题词:红酒行业资讯 红酒市场研究分析


法国红酒巨头CASTEL集团被判赔三千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宣判,全球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商法国CASTEL集团因侵犯上海班提酒业有限公司商标权,被判赔偿3373万元。此案是中国目前标的最大的一起外国企业侵犯中国企业商标的诉讼,也是葡萄酒行业的最大商标侵权案。
  
  浙江省高院认为,李道之作为中国“卡斯特”商标的专有权人,其依法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受到法律保护。在本案中,Castel等企业未经李道之许可,在生产销售的葡萄酒标签突出使用“卡斯特”标识的行为侵犯了李道之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法国Castel集团日前发表声明称对判决结果深感失望。Castel中国总裁殷凯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已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申请,要求驳回对方的所有诉讼请求。法国CASTEL集团同时指出,“卡斯特”中文商标持有人李道之是典型的利用囤积商标“不劳而获”的投机行为,并直指对方是“官司制造机”。“李道之及其班提酒业对‘卡斯特’中文商标的投入可谓微乎其微,而李道之前后两次试图向我方兜售‘卡斯特’中文商标以牟利。”Castel中国总裁殷凯对记者表示。对此,李道之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是他们找上来谈合作,最后没有谈成。”李道之对记者表示,没有谈成的原因是因为Castel一方面在谈合作,另一方面又通过其他的途径想取消卡斯特商标。
  
  据了解,今年年初,法国CASTEL集团已经正式启用以“卡思黛乐”为核心的中文识别体系,企业名称的中文译名也正式变更为“法国卡思黛乐兄弟简化股份公司”,从而彻底弃用了“卡斯特”这三个字。
  
  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这起商标侵权案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独立酒评人朱立农对记者表示,“卡斯特”商标之争就好比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之争,注册商标方利用时间差、信息不对称来完成中文商标的抢注从而获利,“只能说他非常懂得利用规则”。朱立农表示,“卡斯特”商标之争对在华大力拓展业务的其它国际酒企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他们应该尽快在中国注册中文商标和中文名称,免得重蹈Castel的覆辙。”
  
  ■新闻链接
  
  “卡斯特”商标之争始末
  
  1998年,“卡斯特”中文商标由李道之抢注。
  
  2005年,法国Castel集团请求取消李道之的“卡斯特”商标。
  
  2009年,李道之起诉法国Castel集团侵犯其“卡斯特”商标专用权,要求法国Castel集团就在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这段时期非法使用“卡斯特”商标做出赔偿。
  
  2012年4月10日,温州中级法院宣布,判令法国Castel集团及其中国经销商停止使用“卡斯特”商标,并判令其赔偿上海班提酒业公司和李道之3373万元人民币。一审判决后,法国Castel集团又向浙江高级人民法院提前上诉。
  
  2013年7月1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维持原判。
  
  2013年7月26日,Castel集团宣布已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请求。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