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银监会:银行理财规模接近十万亿

主题词:银行行业资讯 银行市场研究分析


银监会:银行理财规模接近十万亿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称,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达到9.85万亿人民币,而2007年只有5000亿的规模。
  
  我国正在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商业银行需要加快构筑核心竞争力,迎接新的竞争格局。我们的创新也有必然性,加快创新是更好服务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
  
  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贷款要看三表,“水表,电表,海关报表”,查三品,“人品,产品,压品的检查”。
  
  王岩岫称,现在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理财业务大家也知道,最近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2007年,我们只有5000亿的理财总量,到今年6月底,已经达到9.85万亿人民币的理财总量,这个也是金融手段的创新。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岩岫:各位代表,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3年银行业发展论坛,我仅代表中国银监会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谈一下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当前银行业不断深化创新,新世纪(9.95,-0.11,-1.09%)以来,创新的步伐加快,不仅体现在投放市场和金融服务方面,更体现在银行业所关注的创新和自觉性方面,经过整个银行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品种丰富,银行创新体系也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国金融业创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是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金融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主要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实现股份制改造,实现境内,境外资本市场的改制,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正在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商业银行需要加快构筑核心竞争力,迎接新的竞争格局。我们的创新也有必然性,加快创新是更好服务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
  
  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贷款要看三表,“水表,电表,海关报表”,查三品,“人品,产品,压品的检查”。
  
  我们提供金融服务
  
  现在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理财业务大家也知道,最近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2007年,我们只有5000亿的理财总量,到今年6月底,已经达到9.85万亿人民币的理财总量,这个也是金融手段的创新。
  
  第二,加强加快创新,是提高银行业水平的必由之路,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对银行业形成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对现金、票据、信用卡替代效应明显,余额宝现在已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两点,因为创新首先是关注对消费者的保护,关注风险,现在我们广大金融机构完全有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创新的竞争。现在来说,这些新型的支付工具,有一种说法就是会颠覆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这个说法其实还为时过早,传统的金融模式,像物理的网点,还有银监会的严格监管,合规经营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依然严峻,严格防范新风险的积累,加大风险缓释的工具,大家提到钱荒没有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广大银行业机构的备付金有1.5亿,在拥有这么高额的备付金的情况下,还有拨备率,银行完全可以应付现有资金的流动性,钱荒也不过是小小的压力测试而已。
  
  第三、资本的压力也要求加快资本工具的创新,我想说今后特别是盘活信贷资金存量,推动信贷资产的证券化等相关方面要加快步伐。
  
  第四、加快创新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内在需要。
  
  第五、利率市场化对我们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做大规模,粗旷发展的方式越来越难维持,应在资产负责管理上,改进风险的差异化定价,加强精细化管理。
  
  商业银行创新要遵守的四项准则。
  
  第一,创新是双刃剑,为经济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银监会在2006年发布规定,明确要求银行创新必须遵循成本核算,同时也要求商业银行遵循五个认识,认识业务,认识风险,认识客户,认识交易对手和认识自己。总的来说我们要求创新服务首先是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的满足实体经济的要求,严禁脱实放虚,过度放大杠杆率。
  
  二、金融创新有利于严守风险底线,完全无风险的金融创新,或者金融交易方式,往往不存在,但是风险对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利用必须是在能管理,能承受的范围内。
  
  三、有利于保证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权益为代价,不考虑外部的环境,包括欺骗行为都要完全的杜绝,我们要求产品必须遵循简单实用,透明的原则,不用复杂,我们知道有些金融产品设计的很复杂,其中蕴藏很多的风险。
  
  四、要与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创新不能简单的搬抄和模仿,确保所有的创新行为都能在科学的管理下进行。
  
  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仍处于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日趋激烈的竞争,为广大银行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银监会以市场参与主体共同的努力,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同时坚守风险底线,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推动我国银行业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