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我国体育品牌进入转型关键时期

主题词:体育品牌行业资讯 体育品牌市场研究分析


我国体育品牌进入转型关键时期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考验。在2013年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上,以安踏为代表的中国体育用品界的领军人物首次同台探讨行业发展大计。”大家都进步的时候,进步慢了就是退步;大家都退步的时候,迷失方向是真退步。市场依然到处都是黄金,只是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时代结束了,深耕时代来临了……安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说。
  
  安踏一直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实力,推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强劲发展,希望带领中国体育用品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丁世忠表示,“以前是谁跑得快谁就能拣到黄金,现在的黄金埋在地下,要靠实力、靠管理、靠执行力把黄金挖出来”。面对当前行业增长的瓶颈,做好企业自身调整与转型升级是关键。
  
  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安踏的发展策略中一直强调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尤为重要。
  
  丁世忠说:好的品牌不是只有知名度就行,还要注重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度和忠诚度。利用这次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调整机会,我们刚好做一次品牌升级;至于产品创新,我们做得很早,国内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就是在安踏成立的;谈到管理创新,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由过去的品牌+批发模式转变为零售转型模式。商业模式能否符合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商业模式创新更重要。
  
  这是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对于零售转型,丁世忠也有独到见解,丁世忠认为“只有一个乙方,这个乙方就是消费者”,就是要直接面对和研究消费者,并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说到底,零售转型的核心是靠终端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发展的动力。
  
  安踏对渠道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打掉了渠道中间层,使品牌商更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零售直营。安踏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对于经销商和客户进行直接垂直指导,增加直营店管理,对消费者意见进行更直接收集和满足。在明确消费者地位的同时实现零售文化转型这一概念。
  
  丁世忠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开店、扩张店面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单店效能和优化渠道,并不会纠结于门店数量。”未来增长将以提高单店增长为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安踏积极投身童装和户外产品市场,并吸取了之前体育用品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相当多的企业在经过之前发展的教训后都会明白仅仅是去填补一项空白是不够的,自己要去创新,避免再走同质化的道路。”丁世忠表示。
  
  中国品牌中国梦
  
  提到中国品牌,丁世忠认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企业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他说,早在创业之初,安踏就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品牌,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难。因此,在同行都很安逸地享受制造业利润的时候,安踏就开始筹划做知名度,着手企业品牌的系统建设。安踏的“我选择、我喜欢”品牌口号传遍全国。
  
  为实现品牌全面建设,安踏在选择运动员进行代言的同时,进行了系列的体育营销。先后赞助了中国乒乓球职业联赛、排球职业联赛,并且一直是CBA职业联赛的赞助伙伴,将品牌的美誉度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目前,安踏是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为参加温哥华冬奥会、广州亚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所有重大国际赛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锻造领奖装备。
  
  提到中国梦,丁世忠道出了肺腑之言:“我们做体育用品的就是想让更多人穿得起用得起体育用品,让中国品牌走向全世界。”国内品牌要走出去,整个国家,包括整个民族要有足够的信心,我们有办法创造中国制造,对挑战要充满信心。
  
  聚焦国内走国际化管理路径
  
  现在很多体育用品企业都在强调国际化,包括在国外开店或者和国外的奥委会、国家队合作,安踏的发展却一直和中国体育及国内市场紧密相连,为什么会坚持这样的发展策略?
  
  安踏一直聚焦国内体育市场,同时走国际化管理路径,比如产品研发、管理团队、品牌推广都应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水准。丁世忠认为,品牌国际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国外接受中国制造很容易,但要他们接受中国品牌,还要看中国文化的综合竞争力,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安踏一直强调,国内市场这个阵地不能丢,江湖地位要保住。丢了这块,谈什么国际化?在家门口都被人打败了,还怎么走出去?先守住阵地,再考虑打出去。
  
  丁世忠在论坛上表示“面对市场严寒,企业要抱团取暖。相信大家携起手,将彼此能量汇集起来,共建良性竞争环境,共谋创新变革之路,在发展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一定能够迎来中国体育用品业更美好的明天。”他的这番话令与会者颇有共鸣。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