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投资行业资讯 投资市场研究分析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投资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7-3 [关闭]
银行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
6月29日,2013陆家嘴论坛“主题大会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升级”在上海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进行主题演讲。尚福林说,对个人的金融消费产品,希望银行在告诉别人收益可能的情况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告诉消费者风险在哪里。
作为银行来讲,银行历来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过去我们宣传储蓄的时候,有句口号叫做“功在国家,利在个人”。现在银行在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知情。
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要充分评估金融消费者风险的承受程度。如果把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卖给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恐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我们监管要求,也不符合金融机构本身服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是增强透明度,一方面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消费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
在理财业务方面,截止到一季度末,理财资金账面余额是8.2万亿元,70%以上投入了实体经济。
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我们年初有一个8号文,里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它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再有就是投向管理,也就是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审慎风险兜底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要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对于非标产品要比照自营贷款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监管要求。
下一步,要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这样的一个原则,继续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6月29日,2013陆家嘴论坛“主题大会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升级”在上海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进行主题演讲。尚福林说,对个人的金融消费产品,希望银行在告诉别人收益可能的情况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告诉消费者风险在哪里。
作为银行来讲,银行历来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过去我们宣传储蓄的时候,有句口号叫做“功在国家,利在个人”。现在银行在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知情。
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要充分评估金融消费者风险的承受程度。如果把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卖给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恐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我们监管要求,也不符合金融机构本身服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是增强透明度,一方面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消费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
在理财业务方面,截止到一季度末,理财资金账面余额是8.2万亿元,70%以上投入了实体经济。
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我们年初有一个8号文,里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它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再有就是投向管理,也就是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审慎风险兜底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要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对于非标产品要比照自营贷款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监管要求。
下一步,要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这样的一个原则,继续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