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之王”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海”)在日渐微薄的代工利润下,开启了它“买买买”的转型之路。
如今形势仍在恶化。今年第二财季,iPhone销量自上市以来首次下降。作为iPhone的第一大代工厂,或许没有谁会比鸿海更能感受到,iPhone销量下降给供应商们带来的焦虑。苹果给鸿海贡献了约一半的营收。而今年前7个月,鸿海有5个月的营收为负增长。
焦虑不只来自苹果。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结束高速增长,进入微增长时期,直接导致鸿海旗下负责代工安卓手机的富智康(全称“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与利润急剧下降,其中利润减少了八成多。
依靠先后代工诺基亚、苹果这样的手机巨头,鸿海成为了代工界的三星占据了寡头地位。据韩国市场咨询公司UBIResearch,今年第一季度,三星OLED屏幕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OLED屏出货量的95%。而鸿海似乎铁了心要从中分“一杯羹”——新任夏普社长、鸿海副总裁戴正吴表示,向鸿海注资的3888亿日元中,将有2000亿日元用于OLED屏幕的研发,戴正吴还希望能与日本显示器(JDI)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产品,组建联盟,对抗目前在OLED产业上占据优势的韩国企业。
高鸿翔称,鸿海如果能通过夏普的 OLED屏幕技术在明年实现OLED屏幕量产,那么便有可能成为苹果OLED屏幕的第二个供应商,这也符合苹果在同一元器件上的双供应商策略。
如果能够成为苹果OLED屏的供应商,那么鸿海无论是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还是利润,都将得到提升。
在5月份,富智康以3.5亿美元收购微软手中的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富智康主席董文欣表示,预计诺基亚品牌可占全球功能手机市场,25%到33%的份额,在欧洲市场和中东、非洲、东南亚和印度等市场,功能机仍有很大需求。
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诺基亚曾是鸿海集团的主要客户,鸿海能够成为全球代工巨头,诺基亚居功至伟,对诺基亚品牌的收购,或有一定的情结因素。
此次收购,鸿海还从微软手中获得,位于越南北宁的一家制造工厂,这也将提高鸿海的产能,并且越南的劳动力也更为廉价。高鸿翔认为,诺基亚在功能机市场仍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功能机业务与鸿海主要客户的智能机业务不产生冲突,再加上得以提高产能,对鸿海而言走这“一步棋”是值得的。
董文欣表示,明年10月微软与诺基亚的授权合同到期后,鸿海会跨入智能手机的设计、制造与生产,诺基亚是鸿海由硬件制造向设计、销售与服务价值链延伸的重要策略。王艳辉认为,不论是收购夏普,还是诺基亚,都表现出了鸿海从低端组装代工走向前台品牌的意识。
“但诺基亚要重振以往雄风,不太可能,”孙燕飚认为,借鉴TCL通讯运营中低端品牌手机阿尔卡特的经验,鸿海基于自己的制造产业链,要借诺基亚的品牌做中低端手机赚取一些利润,是比较可行的,但想要走向高端,无论从手机产品创新的角度,还是鸿海运营手机品牌经验的角度来看,都缺乏可行性。
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富士康的一贯策略。
而中国曾经低廉的制造成本,正逐渐失去优势。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2015年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由于中国工人薪资的上涨、人民币汇率提升以及中国能源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仅比美国低了4%,而印度则低13%。
或许正因为此,富智康今年上半年财报表明,富智康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省的新厂房,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营运,富士康在该工厂的未来总投资将达到50亿美元。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表示,将继续寻求其他在印度建设工厂的机会。
- TCL转型启示:创新需要勇气,更要本钱
- 阿里巴巴市值亚洲第一 将提供1亿就业机会
- 市值登顶亚洲第一 阿里巴巴再造几个“阿里巴巴”
- 百度视频融资成功 独立运营成果明显
- TCL通讯私有化获股东大会通过 将于月底退市
- 乐视网调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总价5.1亿元不
- iPhone7Plus惊现“噪音门”?官方同意
- 阿里亮相网络安全周 展示亚洲市值最高企业的安全
- 三星正核查国行Note7爆炸事故 3到7工作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