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润食品公布了其2016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该集团实现收益约89.87亿港元,同比减少6.2%;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72亿港元,同比减少7.1%;每股基本亏损0.369港元;不派中期股息。
至于亏损原因,雨润食品在公告中称,期内,国内整体猪肉消费下跌,在生猪价格大幅上升及整体猪肉消费意欲下降的情况下,该集团以提升利润为目标,在屠宰量上作出了适当的妥协,故此,该集团于期内的屠宰量为约342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2.1%。
据了解,上半年,受市场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同比大幅上升约48%,最高达到每公斤约人民币21.4元,为近五年的最高位。
雨润食品表示,随着猪农补栏的积极性慢慢恢复,供应状况应可逐渐改善,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有所回落。
根据雨润食品的公告,除了上半年净利润的持续亏损,雨润食品上半年的总体毛利还是有所增加。从2015年上半年的2.55亿港元增加40.3%至3.58亿港元;整体毛利率则较去年同期的2.7%上升1.3%至4.0%。
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同雨润一样窘迫,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的上半年财报则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5亿美元,同比增长62%,与雨润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导致雨润亏损的根本原因还要从企业自身找。
舆论关注度走势分析
在雨润食品发布公告的当天,即8月26日晚间,智通财经网率先关注到雨润集团的中期业绩情况,并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披露,随后华富财经也跟踪披露了这一现象。当天只有少数财经网站关注到雨润集团上半年亏损的现象,且以对财报内容进行宣传报道为主,并未过多关注。
直到9月1日,《北京商报》发文《业绩冰冻,雨润回天乏力》,认为真正压垮雨润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严重的债务问题,雨润资金链岌岌可危,没有更多的钱来顾及主业的发展,因此业内人士认为雨润食品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该文章随后被网易新闻、腾讯证券、东方财富网等纷纷转载。
当日有关雨润亏损话题的新闻关注度、微博关注度和微信关注度同时达到顶峰。统计数据显示,当日有关该话题的新闻报道量为7篇、微博发帖量为31条,微信报道量为16篇。
随着舆论关注的增多,9月5日,有关该话题的微信关注度和微博关注度达到高峰。
9月9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称,业绩亏损、超9成债务年底到期,雨润食品面临绝境。这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文章随即被新浪财经、中国广播网、凤凰网等门户网站转载。当日有关雨润亏损话题的舆论关注度也再一次达到高峰。
媒体报道分析
雨润食品半年报公布后,引发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在主流媒体中,网易、中国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和央广网等对雨润食品亏损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
不过,从媒体报道角度来看,除了对雨润食品财报本身的内容进行披露外,多家媒体将其关注点放在了雨润食品业绩亏损背后的原因方面。
报道称,雨润食品业绩亏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雨润公司上半年的屠宰量下降了超三成,猪肉价格高企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令消费需求下滑,屠宰企业适当调整计划,屠宰量下滑;另一方面,今年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高,生猪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养猪人掌握了市场的定价权,增加了屠宰场的采购成本,而猪肉价格未能同步跟涨,导致雨润盈利下降。
不过,在看来,除行业不景气外,雨润食品的衰落或与其经营策略有关。同样的市场行情下,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公司的经营利润差异天壤之别。以与其有竞争关系的双汇为例,在行业低迷时,双汇采取了迅速扩张市场份额的策略。上半年双汇屠宰量同比增加,而且加大了猪肉的进口量,净利润总额达到了28.88亿元。
认为,除了行业整体形势低迷的共性之外,导致雨润食品业绩不断下滑的因素还包括肉制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多元化副业拖累了主业。营销专家陈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元化扩张时,雨润食品在主业上投入的精力不够,特别是遭遇双汇这样的强大竞争对手,业绩下滑更严重。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人或是拯救风雨飘摇中的雨润最有效的方式,但谁又会接手这块“烫手山芋”呢?
真正压垮雨润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严重的债务问题,雨润资金链岌岌可危,没有更多的钱来顾及主业的发展。对于主业不振、债务缠身的雨润而言,目前最好的出路就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换句话说就是“卖身”,雨润也已开始尝试出售资产来换取资金。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雨润食品很难拿出资金偿还债务,曾经打算接盘的投资人看到这么大一个盘子也很难再次出售,所以雨润食品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
舆情点评
雨润食品,曾经是双汇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今却被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究其原因,还要从雨润食品自身寻找问题。
纵观雨润多年来的发展路径,其实2011年以前的雨润,还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总资产最高时达358亿元,企业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1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位,雨润食品创始人祝义才也以8.8亿元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百富排行榜。
2012年爆发的“合江县火腿肠”事件,成为雨润食品走向下坡路的拐点,从此,雨润食品业绩开始下滑,公司现金流也出现了问题。主营业务不能再给公司带来正常的现金流入,同时,大规模的投资还在继续消耗大量资金。
可以说,雨润食品从辉煌走向衰落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随着2015年检察机关对雨润食品创始人祝义才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之后,雨润食品的危机进一步扩大。
雨润食品发布的相关公告也显示,2015年上半年雨润食品交出了半年亏损7.24亿港元的成绩单,同年10月,雨润食品发布公告称,10月18日到期的13亿元中期票据“12MTN1”不能兑付。随后,雨润食品2016年再次爆发债务危机,3月17日到期的5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不能兑付,一直到目前的半年报继续亏损6.72亿港元的现状。
其实,从网友的观点中也能看出,雨润食品之所以亏损如此严重主要在于激进快速的发展和多元化布局,不少网友反映雨润食品在多地建立的厂房都没有投入使用,荒草丛生,成为了一片废地。
这一点也提醒广大企业,要吸收雨润食品发展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主业,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尽量不要去做,控制好自己膨胀的野心。
对于雨润食品来说,也希望其积极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尽早解决早期埋下的隐患。
- 中粮资产清理加速:1元甩卖 债权打折 君顶酒庄
- 前员工爆料加多宝巨幅震荡高管离职工厂停产
- 娃哈哈老龄化烦恼:新产品撞枪口 过度依赖老产品
- 蒙牛可持续发展战略见成效 创新驱动更好成长
- 洽洽携手行业协会打造9.17坚果健康日
- 古井贡酒举行2016秋季开酿大典
- 麦当劳中国买家或露真容:在华低迷 外界猜忌不断
- 茅台集团前8月实现利润164亿元 同比增长15
- 百胜特许经营权在华触网谋变 蚂蚁金服投资将获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