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股有哪些特别基因?
回顾历史,A股经历了5轮“牛市-熊市-震荡市”交替,每轮交替中都会有一批股票以惊人的涨幅为该轮牛市打下印记。我们梳理五轮牛市中股价上涨超十倍以上的股票,并寻找牛股具备哪些共性特征。
1.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十倍股
A股至今共经历5轮牛熊轮换。如果将市场单边上涨定义为牛市,单边下跌定义为熊市,区间波动定义为震荡市。1991年1月到2016年1月总共301个月,其中牛市有115个月,占比38%,熊市有58个月,占比19%;震荡市有128个月,时间占比43%。1991年以来A股走势,基本上是“牛市-熊市-震荡市”不断交替的过程。第一轮牛市(1990/12-1993/2)指数27个月涨幅1336%;第二轮牛市(1996/1-2001/6)指数66个月涨幅324%;第三轮牛市(2005/6-2007/10)指数29个月涨幅472%;第四轮牛市(2008/10-2009/8)指数11个月涨幅84%;最近一轮牛市考虑到创业板在上证上涨之前已经历两年牛市,故此轮牛市从2012/12开始统计,2012/12-2015/6创业板指31个月涨幅524%,2014/7-2015/6上证综指12个月涨幅152%。 以牛市期间股价最大涨幅超十倍作为牛股标准。为便于比较,以牛市起点前已上市股票作为待选样本,以牛市期间股价最大涨幅超十倍作为筛选标准,A股至今五轮牛市中,第一轮牛市(90/12-93/2)期间产生8只十倍股,占比13.56%。第二轮牛市(96/1-01/6)期间产生73只十倍股,占比7.10%。第三轮牛市(05/6-07/10)期间产生431只十倍股,占比29.42%。第四轮牛市(08/10-09/8)期间产生105只五倍股(因此轮牛市持续时间与涨幅有限,未产生十倍股,故选用五倍股作为样本),占比6.65%。第五轮牛市(12/12-15/6)期间产生292只十倍股,占比10.61%。受牛市持续时间及涨幅影响,各区间牛股数量分布差异较大。
2.
十倍股的特征
1所属行业: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替
个股背后的行业轮转、产业更迭与时代变迁。观察每轮牛市中十倍股的行业分布,可以清晰的看出背后的行业轮转和产业更迭。从产业周期看,1990年至今共经历了消费制造时代(1990-2000年)、工业制造时代(2000-2010年)和智能制造时代(2010年-至今),而每10年的产业周期内又有5年左右的小周期,每轮产业周期的主导产业都成为牛股集中营。
90年代属于初市场经济确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制造时代开启。长时间的短缺经济使得商品百货需求大增,第一轮牛市中,爱使股份和飞乐股份为代表商贸、轻工类行业领涨;90年代后半期,家电“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逐渐取代“旧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四川长虹、真空电子等家电及电子行业股成为第二轮牛市中的十倍股。2000年进入工业制造时代,加入WTO和房地产新政等为经济注入新动力,05年开始的第三波大牛市中,十倍股集中涌现在地产产业链中,如以泛海控股为代表的地产行业、深天地A为代表的机械设备以及驰宏锌锗(沪东重机)为例,在05-07 年股价最大涨幅达509倍,05年6月公司市值仅19亿元,牛市期间共进行了2次定向增发,分别用于扩大生产基地和收购兼并,总股本由2.62亿股增加到6.63亿股,总市值从19亿元升至牛市高点1800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63%。同时外延扩张对股价也产生了明显的提振作用,两次增发公告后30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分别达30.33%和41.29%。
3.震荡市中的小牛股
震荡市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指数虽无趋势,但仍不乏小牛股出现。A股至今共五轮震荡市,平均持续时间21个月,振幅47%。第一轮震荡市(1994/10-1996/1)期间指数最大振幅81%,最大涨幅2倍和3倍以上的个股占比分别为34.64%、5.36%;第二轮震荡市(1997/7-1999/5)期间指数最大振幅39%、最大涨幅2倍和3倍以上的个股占比分别为35.33%、10.33%、第三轮震荡市(2002/1-2004/9)期间指数最大振幅36%、最大涨幅2倍和3倍以上的个股占比分别为10.60%、1.24%;第四轮震荡市(2009/8-2011/4)期间指数最大振幅50%、最大涨幅2倍和3倍以上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3.47%、11.71%;第五轮震荡市(2012/1-2012/12)期间指数最大振幅27%,最大涨幅2倍和3倍以上的个股占比分别为6.92%、0.57%。 震荡市小牛股特征:高增长,小市值。选取五轮震荡市中的3倍股作为小牛股样本(其中94/10-96/1和12/1-12/12月因3倍股占比过小,选2倍股作为样本),统计发现震荡市中牛股普遍业绩表现优异且市值偏小。按整体法,五轮震荡市中3倍股复合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0%(94/10-96/1)、60.40%(97/7-99/5)、49.29%(02/1-04/9)、12.98%(09/8-11/4)、20.25%(12/1-12/12),除第一轮震荡市外,均远高于同期全A净利润复合增速。而五轮震荡市起步阶段,3倍股市值中位数与全A市值中位数分别为10.15亿元&10.13亿元(94/10-96/1)、8.45亿元&15.97亿元(96/1-01/6)、24.77亿元&23.18(97/7-99/5)、29.53亿元&37.64亿元(02/1-04/9)、21.83亿元&30.46亿元(12/1-12/12),整体上市值比市场中位数低。
- 评论:七成企业缴社保不合规根在哪儿
- 网贷监管 岂能止于从严
- 金融业战略转型的一环:财务共享服务
- 评论:促民间投资应以制造业为突破口
- 陶以平:绿色金融能够撬动绿色事业超常发展
- 评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防范地方债风险
- 网贷监管办法终落地 拿什么保障百姓资金安全
- 专家:我国房贷杠杆率未超合理范围 还有提升空间
- 评论:负利率政策增大资产泡沫和投机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