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都上升 非肛肠类产品贡献增加
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3.09%;实现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0.08%。
其中,医药工业收入约4.5亿元,比上年增加8%;医药流通收入约4.4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4%;医院诊疗收入6791万元,比上年增加28.9%。不过,在上半年,马应龙的三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了减少情况,其中,医院诊疗业务毛利率下降最为厉害,比上年减少11.32%。
而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马应龙的肛肠治痔类产品依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贡献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加4%,但毛利率下降2.28%。相比之下,马应龙的非肛肠类产品收入增幅更大,近23%,可见其丰富产品线的努力在市场上已经有所回馈。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在肛肠类产品之外,马应龙近年也在拓展妇科、止咳、皮肤、药妆、食品、保健器械等多条产品线。
据马应龙方面介绍,其药妆业务聚焦眼部护理,打造核心产品,丰富周边产品,产品梯队不断完善;护理品业务将马应龙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婴童护理品类对接,强化“臀部护理专家”的市场定位,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另外,在今年6月份,马应龙还针对肠道亚健康人群开发的健康食品“蔬通消化饼干”,引发行业讨论;在医疗保健器械领域,马应龙推出了愈肤膜、藻酸盐、痘痘贴、灸热贴等保健器械产品。
强化诊疗业务 “小马医疗”被委以重任
虽然医院诊疗为马应龙贡献的营业收入并不高(6791万元),但其在马应龙的战略地位明显正在提升。
据介绍,目前马应龙已经与山东、河北、吉林、河南、黑龙江等地10家基层医疗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强化终端渗透。
而在互联网医疗业务上,马应龙也小有进展。据了解,承担起马应龙互联网医疗“健康云”重要任务的产品是“小马医疗”。目前,该平台已进入流量导入阶段,导入医院100余家、医生600余名、患者4000余名。根据媒体报道,马应龙未来将在平台上引入延展业务,如肛肠科相关药品、器械、保健品等。
连锁药房业务过山车 今年上半年扭亏
相比三项主要业务的稳定增长,马应龙旗下承担医药零售业务的子公司——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业务情况相对波动较大。在2016年上半年,马应龙大药房实现了净利润544万,而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在2015年上半年,马应龙大药房连锁还处于亏损17万的状态。2014年上半年,马应龙大药房连锁净利润为435万元。
据悉,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马应龙旗下负责医药零售业务的子公司。目前,马应龙大药房零售网点覆盖武汉三镇,主要开展药品、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日用品、食品、化妆品的零售业务。
资料还显示,2010年,马应龙投资3000万元组建了网上药店事业部,从事药品网络零售业务。同年10月,获得湖北省首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不过截至目前,马应龙并未披露其网上药店的营收信息。
- 国美电器上半年净利1.24亿元 同比减少82%
- 银座股份上半年净利降42.72% 新开3家店
- 南宁百货上半年营收降8.70% 净利降481.
- 王府井百货上半年净利降26.74% 营收降4.
- 永辉超市上半年净利增27.19% 营收增17.
- 京客隆中期净利润1737万元 下跌17.5%
- 华联综超上半年净亏7042.46万 新开店10
- 友阿股份半年净利减少16% 正朝电商转型中
- 大悦城上半年营收27.9亿 天津大悦城客流达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