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5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五个方面14条政策措施支持外贸发展。此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是对上次会议提出的政策的再次强调和加强落实,体现出对外贸稳增长的重视。
对于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霍建国认为,未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第三批自贸区可能会继续推出,并且会兼顾到中西部;另一种可能是以上海自贸区为主,其成熟的可复制的经验可以在其它地区推广。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和通关措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此次会议再次强调将上海自贸区的通关便利化的措施尽快在全国推广。
中国海关正加快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举措向全国推广。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此前介绍,去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发布了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14项创新制度,形成了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制度新经验。据海关调研统计,目前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措施已向全国推广,推广率达到92.9%。
在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部署的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六项政策措施中,排首位的便是“大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动全国一体化通关,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在沿海各口岸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
在上述制度创新中,邹志武表示,有许多成效显著,比如“先进区、后报关”制度使得企业通关时间普遍减少1-2天。
另一项“区内自行运输”制度,邹志武指出,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约30万元成本;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亦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最高一年可为企业节省150万元左右,通关时间普遍减少了2个小时。
霍建国表示,目前要解决的是跨区域通关,实现异地报关,甚至实现单子可以分割,使得企业的报关手续更加便利,对我国外贸的稳定也是有利的。此外,“单一窗口”是指海关、质检、边防和码头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目前也在试点操作阶段,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 外贸政策落实力度增强 加快出口退税成现实选择
- 国务院年内四度出手稳外贸 支持外贸企业融资
- 国务院年内四度出手稳外贸 政策密集落地
- 福建前七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1890
- 德国上半年出口增速减缓 仅比去年同期增加1.4
- 中哥自贸协定实施五年 深企获关税减免优惠400
- 外贸半年报出炉 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多地出口新引
- 自贸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将在评估后推广实施
- 商务部称中国自巴西进口大宗商品份额不断增加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