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国企改革慢在哪儿?

其他行业  2016-7-18 17:17:4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最高决策层的表态,让国企改革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此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国企改革因牵涉甚广,成为改革中的难点和“硬骨头”。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近日最高决策层的表态,让国企改革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此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国企改革因牵涉甚广,成为改革中的难点和“硬骨头”。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企改革撑腰壮胆,也是在敦促各级部门加快改革进程。”

  国资委提交“改革报告”:

  干了不少事,但慢在哪儿?

  肖亚庆晒出国企改革“成绩单”

  顶着舆论“改革缓慢”的压力,6月30日,履新不足半年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肖亚庆这样总结当前的改革成果:目前,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配套政策不断完善,重大改革举措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

  例如在制度设计方面,自去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出台后,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的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5个专项意见;第二类是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的5个专题方案;第三类是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任务分工等方面的3个工作方案。

  再如在国资监管改革方面,国资委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宣布废止和失效33件规范性文件;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24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5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几个国改重点领域也有喜人的数据。在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方面,肖亚庆介绍,国有企业积极推进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 推进改革上市。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改制面超过80%,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及子企业改制面超过90%。截至 2015年底,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388户,中央企业61.3%的资产、62.8%的营业收入、76.1%的利润集中在上市公司。

  关于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肖亚庆指出,已出台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有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截至2015年底,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67.7%。

  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8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等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落实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试点。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方面也有亮点:国资委大力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央企总数从2012年底的115家缩减至目前的106家;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 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国有资产在军工、电信、民航、能源等重要领域占比达到90%以上;通过进场交易、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低效无效资产稳妥 有序退出,加快退出长期亏损、产业前景不明、缺乏控制力的资产,推进“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自2012年以来,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处置低效 无效资产108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1.4倍;其中,中 央企业资产总额47.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9万亿元,均为2012年的1.3倍;2012年至2015年,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为 106%。

  从数字来看,国务院国资委推动改革的这份“成绩单”不可谓没有分量,却依然被中央巡视组与外界认为改革进展较缓。各界殷切的期望和平淡的改革现状,凸显国企改革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慢在哪儿?为何慢?

  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向国资委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提出的四点意见建议中包括,“强化‘五大发展理念’,抓紧向‘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职能转变,抓紧制定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各项配套制度,加大央企改革试点和总结推广力度。”

  吴敬琏在6月30日的演讲中便直言:“首先要在认识问题上求得统一和共识,这是迈开步子往前走的前提条件。”吴敬琏特意举了一个反例说,“有些熟人 是在国企部门的,他们就认为管人、管事、管资产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情况之下,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怎么能够建立起来呢?”

  如果说思想上达成共识属于“隐性因素”,实操阶段的种种现象则更易被观察。

  在1+N的国改文件体系尚未全部出台的背景下,具有为全局蹚路意义的央企改革试点备受瞩目:早在2014年7月,国资委就公布了第一批央企“四项改 革”试点名单,当时共有6家央企进入试点范围,但时隔两年,第一批试点企业的具体成果和状况至今仍未公开披露;参与第二批试点的名单,截止记者发稿时,也 迟迟没有完整公布。目前公开资料可知的第二批试点信息仅有:今年2月,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透露诚通集团和国新公司两家央企将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 业;今年6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五矿与中冶的重组大会上宣布,新组建的中国五矿已纳入国有企业改革试点。

  镇江市国资委副主任谭浩俊认为,国企改革进展缓慢,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冷热不均”。首先是“中央热、地方冷”,谭浩俊称,决策层对国企改革充满 了希望和信心,可是部门和地方普遍出现了等待观望的现象。其次是“外部热、内部冷”,对新一轮国企改革,一开始社会各方面的期待和参与热情是相当高的。特 别是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都把国企改革当作新的机会、发展热点和投资热点。可是,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这种投资热情很快就陷于平淡。最后是“文件热、行动 冷”,已经出台的国企改革文件目标非常明确,要求也相当高,但落实乏力。

  谭浩俊特别强调,国企改革进展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真正的容错机制,没有允许部门和地方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而过多地把国企改革中可 能出现的问题、差错等与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让那些有改革精神、改革能力、改革意识的人也放弃了改革意愿。“如何消除这方面的顾虑,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 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难题和制约,其实也是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后的一个缩影。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天勇举了一个颇有现实意义的例子:有地区想改革,就改革方案先与有关部委厅局自己熟悉的领导电话沟通, 或者到北京、省会汇报,领导私下说,你是真想改革,还是假想改革?回答:真想改革。领导劝导,真想改革,你就不要打报告,你自己干就是了,成功了功劳是你 和我的;不成功你自己负责任。

  “你又想改革,干出点政绩,又想让上级来承担责任,哪有这样的好事?”周天勇称。

  国企改革为何慢不得?

  怎样才算改革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的指示中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的表述也出现在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批示中。

  李锦指出,“批示把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系在一起,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治理僵尸企业又是重中之重。”

  潮退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国企也不例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存在,无一不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国有资本配置资源效率过低有关。

  在6月30日的演讲中,吴敬琏认为,国企改革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它掌握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且它所处的行业往往具有居高临下的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效率有着重大影响。”

  “如果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率不能提高,它的杠杆率不能降低,它的投资回报不能够提高,那么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会起到拖后腿的作用。所以,国有经济的改革能不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向前推进,这具有非常重大意义。”吴敬琏说。

  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时,肖亚庆也坦率道出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四大“症结”:一是国资监管 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肖亚庆说,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还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仍存在管得过多过细问 题,出资人监管定位不准、审批备案事项多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还比较突出。

  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肖亚庆说,董事会职权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关系需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还不到位,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肖亚庆说,国有企业布局总体偏“重”,大多处于传统重工业行业;企业扭亏增盈、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任务繁重;一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

  四是环境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肖亚庆说,国企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未完全解决。目前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量国有企业办社会机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人员管理、运营费用负担沉重,严重制约国企改革发展。

  高层的关注和现实的倒逼之下,在当前国有企业布局总体偏“重”、大多处于传统重工业行业的情况下,以及企业扭亏增盈、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繁重任务面前,国资委已经在行动。

  6月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组织推进有关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开展特困企业专项治 理工作。会议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争取用两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0%左右,使专业钢铁煤炭企 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

  “未来判断国企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是否实现了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过高杠杆的明显抑制、经营效益的持续改善以及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显著提 高。”王军表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味做大规模、继续‘国进民退’。简而言之,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是贯穿国企改革的一个 主线和灵魂。”

  在供给侧发力,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无疑是步入深水区后的国企改革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这也是落实最高层指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的应有之意和必由路径。

  个别人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肖亚庆:先出清

  今年3月12日的梅地亚中心,公开场合第一次面对记者的肖亚庆,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有关国企改革进展为何缓慢?

  彼时履新不久的肖亚庆,在“澄清”了几项国资委所做的重要工作后,留下了一段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 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 句话:先出清。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

  事实上,肖亚庆向来敢于突破,任职央企中铝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出任国资委主任,具备央企履历和全局视野的肖亚庆,被外界寄予厚望。

  然而推进国企改革,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更懂企业”。肖亚庆在答记者问时坦言:“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在被问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时,肖亚庆谈了九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 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七是 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 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816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公共安全教育行业市场化改革,市场规模

最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信息,2016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详细]

旅游新天地 自驾车房车游

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会7月5日在北京召开。自驾车房车旅游是发展速度快、消费潜力大的领域。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详细]

镁电池研究持续发酵,行业规模逐渐成型

我国镁的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开发镁电池的独特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在2012年前后开展了镁电池方面的研究...[详细]

政策利好,政务云市场云潮涌动

2015年以来,政务云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之前两年相比,市场规模增长显著。纵观其中原因,政府政策推动是最...[详细]

老有所养,逝有所安——老龄化背景下的

我国未来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老人财富的增多及421家庭结构的产生,促使社会养老居住观念的转变,老年人更加重视精...[详细]

我国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疫苗市场规模从市场角度我们将中国的疫苗市场分为三类,计划免疫类儿童疫苗、自费儿童疫苗和成人疫苗。每个细...[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