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据传有风投向光大分利宝给出融资12个亿的提案,却被CEO刘维国一口拒绝了。“12个亿没有要,为什么,因为现在平台量还不大,专心做好本职,为出资人赢得利润才是正道,我们看好这个平台和行业的长远发展。”刘维国说。
原来,目前光大分利宝的总用户数量为160万左右,日活跃用户10万左右,但在刘维国看来,平台的用户基数还没达到最适合爆发的量级,于是,他果断地拒绝了融资提案,并给予了自己和团队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他心中所想要达到的位置,更负责任地去接受风投融资。
P2P逆市飞扬 从业者更注重修炼“硬功”
在2015年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一大批互联网企业面临倒闭危机,而以金融为业务基础的互联网企业却依然风生水起。其中,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有力分支,更实现了万亿元的历史交易规模,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P2P的平台数量和交易金额都在成倍速度增长,行业迎来井喷。此时,不少门外人开始觊觎P2P,意图从中分一杯羹,但面对稳固的行业局势,容易陷入“后来者难入局”的尴尬境地。相比较而言,先入局者在名气上具有一定优越性,但难免也需要面对“入局者难突破”的事实。
因此,不少P2P从业者开始埋头修炼“硬功”,欲寻求突破与改变。特别是对于刚起步不久的平台,如果能够引入对企业背书有益的战略投资,将起到极佳的征信作用,从本质上增强平台硬实力。所以,不少平台开始寻求“权威”级别的资本。但由于行业的局限性,不少小众平台难以获得有利的资本支持,推行股份制企业的步伐受阻。
今年,随着政府监管专项整治行动的相应落地,P2P行业洗牌加剧,纯粹民营平台已经越来越难玩下去,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等背景,渐渐成为不少平台存活与发展的基础项。
在这样的环境下,光大分利宝仍能逆势生长,并迅速跻身P2P行业先头部队,来势汹汹。相较于其它同业竞品,光大分利宝独有的商业模式一直备受外界认可,年初曾一度传出获央企入股的消息,能够获得国资企业的垂青,相信这是业内同行乃至异业友商都艳羡的事情。随后,光大分利宝获央企浙江光大发展总公司入股一事也获得证实,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了国资背景平台,综合资质实力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光大分利宝对合作伙伴一直是定位在银行级别,包括银行类的中行、招商、建行等,券商类的广发证券、华林证券等都正在洽谈合作。“我们要做的就是银行业务的补充。并且在操作监管上严格执行。” 光大分利宝资产部总经理陈岱熙说。
拒绝12亿融资 光大分利宝的“底气”在哪.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15年9月份上线至今,已有超过160万用户在使用光大分利宝进行理财,目前平台待收款金额超过2.5个亿,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在未来1年内极有可能达到十亿级交易额规模。但这些,并不足以成为风投看重的因素。
那么,光大分利宝为何会被风投所认可,并斥以巨资呢.其实,从宏观经济上看,光大分利宝将核心业务扎根于实业,而实业经济作为我国的主体经济,业务属性本身就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从产品特点来看,通过与有实力的知名品牌机构合作,为其上下游商户的提供融资借款服务,项目可挖掘的市场巨大;在项目风险方面,借款人通过抵押个人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借款,平台将根据个人征信、项目风险、资产市值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再授予借款人不同额度的融资许可,避免了借款项目在出现违约后的刚兑风险。无论是从企业股东背景,还是从平台发展前景,产品核心竞争力、项目风险把控能力等方面来看,光大分利宝获风投认可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业内人士分析,以往创业公司在发展初期阶段都奔波于寻找风投,希望通过融资来募得启动资金。但光大分利宝而言,风投融资已不是企业扩张的突破口,因为目前平台已拥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且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不过,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平台交易量和用户量不算大,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好平台的用户体验,让投资人慢慢接受并使用光大分利宝进行个人理财,逐步培养健康的理财习惯。
作为国内首家以实业资产为业务基础的P2P平台,光大分利宝一直以严谨的风控体系和稳健的企业作风收获用户美誉。不少投资人在接触这家平台后,都感觉到光大分利宝在下一盘大棋。背景实力雄厚、标的来源优质、发标量有节制、短期标流动强,这些都是用户接触后的直接感受。
今年6月,随着平台PC2.0版本的上线,从此用户在APP、微信WAP以及PC上都可以实现在线投资理财、获取活动资讯等功能。在不断优化完善用户体验的动作中不难看出,光大分利宝正在潜心优化整个平台的架构体系,为投资者创造更佳的投资理财环境。
- 大汉三通上半年净利润暴增约16倍,营收高达4个
- 大汉三通上半年净利润暴增约16倍,营收高达4个
- 6月超七成的股票私募正收益 七王资产夺魁
-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一种经济病态
- 问询风暴袭来 昭示上市公司重组监管升级
- 冰火两重天,民间投资棋局要如何解?
- 海关总署:进口黄金增长较快致内地从香港进口额猛
- 提高首付比例背后仍然存在的金融风险
- 全球价值链正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