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想和欧洲“相爱”,但欧洲却盘算着怎么“相杀”
2016-7-7 15:58: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最想要的就是创新与颠覆,但欧洲政府却一心想要加强监管。
据西班牙《世界报》(El Mundo)报道,西班牙税务部门调查人员6月30日对谷歌马德里办公室进行了突击检查。
此前,西班牙政府正在调查谷歌是否通过特殊的税收安排来非法逃税,以及怀疑谷歌并未申报其在西班牙的经济活动。
这已经不是欧洲国家针对谷歌的首次调查了。
今年1月,谷歌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向英国补缴近10年的税款,大约1.3亿英镑(约合1.86亿美元)。
2月初,法国财政部长米歇尔·萨班(Michel Sapin)称,法国税务部门要求谷歌补缴的税款将远高于与英国达成的税款金额。
上个月,法国警方和税务官员也对谷歌法国总部进行了突击检查,意大利也在去年要求谷歌补缴3亿欧元的税款。
那么谷歌到底是如何“完美避税”的呢?
谷歌避税方式: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模式
谷歌是这么干的:(很“坏”却完全合法)
第一步:谷歌位于美国的母公司,将开发的知识产权以及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特许权卖给总部位于百慕大的爱尔兰A公司(谷歌的海外子公司)。A公司将管理中心设置在百慕大的原因是,爱尔兰的法律允许如果一家爱尔兰公司的管理权和控制权都不在本国的情况下,可以不在爱尔兰纳税,因此百慕大这样的免税天堂成为首选。
第二步:A公司继而将IP转让给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B公司。需要注意的是,B公司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第三步:B公司将获得的所有海外销售收入(扣除掉买入IP的费用后),全部转入位于荷兰的空壳公司。中间加入荷兰三明治的原因是:爱尔兰和一些欧盟国家的协议,不向本国公司从荷兰,卢森堡和瑞士等国取得的收入征税。而谷歌这样的美国公司,为了避开爱尔兰的预扣税,必须绕道税法宽松的荷兰,最终再转入百慕大。
第四步:荷兰的空壳公司再将所有的收入转入管理中心位于百慕大的爱尔兰A公司,实现避税。
美国联邦政府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最高可达35%,加上州税,企业税税率甚至达到39%左右,是工业化国家中最高的之一。而在爱尔兰,税率仅为12.5%。
通过这一系列的“小动作”,目前谷歌的综合税率大约在18.6%左右。
“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也是目前众多跨国公司追捧的避税模式,苹果也是它的忠实追随者。DT君发现,苹果沿用这种模式避税后,目前的综合税率也仅为26.4%。
第二重杀机 | 反垄断
除了对谷歌涉嫌逃税穷追猛打之外,欧盟同时还在对谷歌进行着一场“史诗般”的反垄断诉讼。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周报道,欧盟委员会近期将宣布对谷歌涉嫌垄断的罚款数额,而这一数字可能高达破纪录的30亿欧元。
到目前为止已有的最高反垄断罚单,是2009年对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11亿欧元罚款。
更狠的是,这30亿欧元恐怕还不是上限,根据相关法律,欧盟委员会最高可以对公司处以其年营业额10%的罚款。也就是说,谷歌公司面临的罚款上限将达60亿欧元。
与欧盟对谷歌税务的追查相比,这场反垄断争端持续更久。
2010年下半年,几家搜索及比价网站指控谷歌利用其搜索优势推广自家服务,损害竞争对手利益。
之后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开始,这场诉讼正式拉开序幕。在之后的近6年的调查中,谷歌曾先后三次提出和解方案,但最终都被拒绝。
其实,一开始欧盟成立调查组,就是为了避免案件像此前的微软反垄断案一样,一拖就是十多年。欧盟起初希望可以快速找到证据,对谷歌进行惩罚。但事到如今回头看,欧盟显然没能实现愿望,如今案件也拖了近六年,而且最终还是要靠正式诉讼来终结纠纷。
《每日电讯报》的报道中,也引述分析人士称,在多年的纠缠之后,谷歌已经不想再继续耗费精力财力,也打算接受罚款终止案件。
反垄断罪状1. 谷歌安卓垄断移动市场
那么欧盟这30亿的罚款,究竟是由于谷歌的什么罪状呢?
4月底,欧盟发布的最新声明,将战线扩展到了谷歌移动市场的核心业务——安卓系统。在欧盟的官方声明中,欧盟指出了谷歌的三大罪状:
可以看出,欧盟主要针对的是谷歌预装安卓及自己软件的行为。欧盟认为,谷歌这样做是在扼杀规模较小的创新型应用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
其实,对于预装行为的惩罚,欧盟此前也干过。
2007年了解的微软垄断案中,欧盟就是认定微软滥用了其在个人电脑(PC)操作系统领域的主导地位,向消费者强行推广其媒体播放器,案件的总罚款超过20亿欧元。
这案件与之不同的是,微软的预装可以直接带来销售利润,而安卓则是免费的。那欧盟为何还这么担心呢?恐怕是因为谷歌安卓在欧洲的“势力”实在太大。
根据statista的统计,安卓在欧洲各国的市场份额很高,在西班牙甚至达到了九成。
有美国媒体的评论就认为,谷歌是遭到了欧盟的政治报复。在诉讼的最后终于正式将矛头对准安卓,绝对算得上是欧盟放出的一个大招。
安卓以及预装谷歌搜索等应用,是谷歌现在在移动领域运营的基本模式,而欧盟市场对谷歌又十分重要,对于这个打击,甚至有分析认为将改变谷歌的盈利模式。
反垄断罪状2. 谷歌“操纵搜索结果”
实际上,在重点转向安卓之前,欧盟一直抨击的是谷歌的购物比价以及旅游等产品。欧盟指控谷歌滥用其搜索引擎的市场主导地位,将自己的产品排列在其他产品之前(DT君也吓了一跳:这个和百度被千夫所指的竞价排名有关系吗?真不知道,你居然是这样的谷歌……)
先别急,我们来看一下在欧盟各主要国家,谷歌在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比普遍都超过了九成:
欧盟指责谷歌人工干预了搜索结果,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DT君仔细研究后发现,谷歌受到的指控并不是类似百度这样的贩卖广告位等,而是将自己的一些产品排在了更优先的位置。
这些被指控的产品,也都不是最核心的产品,比如Google Travel、Google Shopping等。
谷歌在遭到指控后作出回应,不无委屈地晒出这些产品在一些欧盟国家可怜的市场份额。谷歌表示,旅行搜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垂直市场,而自己的占有率其实少得可怜。
在线购物也是如此,谷歌认为目前很明显地存在着全面的竞争,谷歌还明确指出亚马逊和eBay的份额很高,而谷歌自主的购物服务并未带来影响。
但无论如何,大量证据确实显示谷歌将自己的服务放在了搜索结果的最佳位置,欧盟的处罚也算是无可厚非。
第三重杀机 | “被遗忘的权利”
除了调查避税以及反垄断官司外,欧盟在隐私保护上的一些“奇葩”法律法规,也在不停冲击着以搜索为业务基石的谷歌。
欧盟在2014年5月通过了一项名为“right to be forgotten”(被遗忘的权利)的法案。然后谷歌就变得十分忙碌,为什么一个政策会让谷歌忙起来?
我们先看一下《纽约时报》列举的例子,了解一下欧盟的这个政策。
假设,你在10年前犯了一个很傻的错误,因为一个恶作剧而被以品行不端的罪名起诉。而之后这项起诉被撤销。你的档案没有问题,但不巧的是,这起事件在当时被一个无聊的地方报纸报道了,而报道也永久地留在了他们的网站上——这意味着,每个搜索你名字的人,都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看到你的这一黑历史。这让你很困扰。
但是,如果你在欧洲,现在好了,欧盟通过的这个法案将帮助你“洗白”。
在这项规定下,你可以要求搜索引擎在他们的欧洲版网站上的搜索结果中,移除这篇报道。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被删除了,它还在原网站上好好地待着,只不过不会被搜出来了。
欧盟的这一决策让谷歌很为难,谷歌一向自诩是全球自由信息的提供者,如今却要经常按欧洲各国政府的要求,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删除信息。
而且,让谷歌更痛苦的是,欧盟还将是否删除信息的决定权,交给了谷歌自己。据谷歌称,目前已经处理了43万删除请求,涉及150万条url。
在谷歌承担起这“重任”的同时,欧盟各国还在不断批评谷歌做的不够,在上图中也可以看到,谷歌接收的删除请求中,最终只有43%被真正被移除。
法国就在3月,以谷歌做的不够为由,对谷歌进行了罚款……
看来,欧盟真可以称得上是谷歌的克星了。遇上欧盟,DT君除了心疼谷歌也没啥可说的了。
- 《余罪2》bug过多遭质疑,改编不易难跳出死穴
- 澳大利亚一家创业公司发明首个人工智能商业顾问
- 今年,以下这些国家最受外商投资青睐
- 姚劲波:作为创始人必须有绝对控制权
- 谷歌欲推新机再破“基因论”,硬件梦想得行吗?
- 看这七个Facebook账号,你才发现自己关注
- 揭致命车祸背后:特斯拉真具备颠覆汽车产业的根基
- 乐视生态究竟是天才构想还是赤壁连环船?
- 继顺丰圆通后 韵达快递也作价180亿准备借壳上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