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2》bug过多遭质疑,改编不易难跳出死穴
2016-7-7 15:56:1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据观察,这部超人气的网剧,第一季的口碑可谓盛赞无数,从剧情到演技无不令人信服,豆瓣评分也曾高居9分以上,至今仍保持在8.3分,这在评分苛刻的豆瓣实属不易。但关注度更高的第二季,却遭到了质疑,评分也只有7分。出人意料的,网上出现了一些吐槽声,大多是针对剧情设计和人物设定的。从这点上来看,第二季的确存在一些bug,但这是不是说明该剧就此沦为劣质网剧了?改编剧真的是那么好改编的吗?为什么说难以走出死穴呢?
剧本bug多是口碑下降主因
第一季主要讲余罪通过警校的一场特殊选拔,成为进入贩毒组织的一名卧底,可以说情节都是铺垫,故事还没有进入正题。或许是因为演员出色的演技,让观众对后面的情节发展十分期待,同时也容易期望值过高。第二季按理说应该会更加精彩,因为这一季将重点讲述余罪的卧底生涯是怎样铤而走险、实现成长,并将贩毒组织一网打尽的。
这是命悬一线,每时每刻都需要小心行事的时候,任何一点破绽都有可能走上死路,也是观众最期待的虐心卧底戏份,全剧中最好看的地方。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漏洞,比如:余罪的那帮兄弟进入贩毒组织内部,竟然没人质疑这帮人的底细;大胸姐以余罪女朋友的身份混进来,不但没被人调查,还从一个冷静执行任务的女警官,变成了一个处处不冷静,好几次险些暴露卧底身份的添乱人物;余罪暴露身份时,用一个不太严谨的伎俩就可以蒙混过去;身患胃癌晚期又吐血两次的许处,病得这么严重按道理应该好好养病,却仍能好端端地指挥工作等等。
因为剧本中的这些bug,使故事精彩度受到了一定影响,再加上这些漏洞在原著中并不存在,这对于要求高的观众以及原著党来说,难免会产生质疑,所以口碑也跟着下降了。由此看来,第二季的分数就低在了改编上。但若因此判定该剧为劣质网剧又有些吹毛求疵,毕竟从整体上看,该剧还是目前网剧大军中一部较为优秀之作。那么,为何编剧要对原著进行这么大的改动呢?
审查限制、创作因素、套路模式皆死穴
为什么写小说的更容易出现好作品,但写剧本的就很少,这跟想法受限制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在一部小说中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不适宜在影视剧中展现的内容,很多优质IP中好的看点是无法通过审查的。拿《余罪》的原著来说,一些涉黄以及太过残忍、暴力的犯罪手段都不可能出现在剧中,为了能够安全过审,就要把这些内容先剔除掉。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由于前后是有关联性的,前面所做的铺垫,一定是为后面服务的。这也就意味着,前面改动一点,就会牵扯到后面,后续发展也全都因这一点变化而跟着变化,从而导致这个小变化整体发展得特别大,这也许就是第二季改编过多的原因。
通常剧中的主角光环、人物塑造、戏剧冲突、因果关系、情节反转、节奏感等等都是创作者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成功的案例看多了、写多了自然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既套路。有了套路,陷入套路,就很难走出来,因为有些套路就是有观众爱看呐,不然它也成为不了一种套路。比如说,三角恋、兄弟反目、女人心计等等,很多剧都这么写,因为观众好这口。从这点来看,《余罪》第二季中安排大胸姐加入卧底行动,一个是为了加强戏剧冲突,一个是为了余罪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
剧本的改编创作远远没有想象中简单,既要保留精华,又要顺应政策,还要迎合观众口味,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永远不跳出这些创作死穴的话,也就很难实现大的突破。
原作者和编剧应达成共识
为了拍摄需要,小说拍成影视剧,往往都需要改动,这一改动,矛盾就出现了。前有蒋胜男对改编的《芈月传》不满,将编剧王小平和出品人告上法院,后有《余罪》原作者常书欣斥责编剧没看过小说,破坏原著的逻辑和人物关系。
其实自IP大热以后,因影视改编水平良莠不齐,或背弃原著等问题,引发作者与编剧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无论站在哪一方的角度来看,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这种矛盾并不能为文学、影视创作带来什么好处。仔细想想,有些文学作品在口碑好的情况下,改编影视剧后成为败笔,比如《华胥引》、《云中歌》,同时也有改编影视剧后成功的例子,比如《欢乐颂》、《翻译官》,都是收视率极高的影视作品。
换个角度来看,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影视剧有了原著党的受众基础,收视率有了保证,而观众也让小说的销量翻了一番,很多没看过原著的人,因为看了影视剧后对小说的不同之处产生了好奇,转而去购买小说,这不正是各有所获吗?
原著为剧本提供了好的基础,在改编之路上,编剧应当尽量维持原著,保其精髓,同样的,作者也应该对编剧多一些理解。如果可行的话,最好是双方坐在一起达成共识,商量着进行,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一部好作品的诞生。这才是壮大IP,打造优质IP的长久之路。
- 澳大利亚一家创业公司发明首个人工智能商业顾问
- 今年,以下这些国家最受外商投资青睐
- 姚劲波:作为创始人必须有绝对控制权
- 谷歌欲推新机再破“基因论”,硬件梦想得行吗?
- 看这七个Facebook账号,你才发现自己关注
- 揭致命车祸背后:特斯拉真具备颠覆汽车产业的根基
- 乐视生态究竟是天才构想还是赤壁连环船?
- 继顺丰圆通后 韵达快递也作价180亿准备借壳上
- 印度市场将会决定苹果未来,但眼下仍具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