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设计总监刘超在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登台演讲,淡薄的PPT和过于接地气、缺干货的内容引起了现场观众的不满,当时直接有人喊“好low”,不只说刘超low,还捎带上了百度low。
刘超:“这张照片大家拍下来,都在朋友圈里发。她们在进入团队之前长得都可丑了,后来天天就被我们团队传染了,然后颜值大大improve。”
对此,百度并未对外发声,据“狼厂”内部同学透露,HR在内网上已就此发帖:HR和职业道德建设部及公关部,对刘超参与外部讲演的不当言论和内外部影响的联合调查,同时指出了刘超的两项违规:
1、未事先向公司报备参会信息
2、其行为、演讲内容、PTT没有告知公司
据说,百度将刘超从管理团队除名,但对外百度仍保持着高冷的沉默。咱今天不对刘超、百度做过多的讨论,跳出事件本身,我们聊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你真的当它是形式主义、废纸一张吗?遵守公司内部流程、规章制度到底有多重要?
圈子共鸣
@liber:大公司在对外沟通是有严格的流程和要求的,别说对外演讲了,就是和媒体朋友沟通,都受到限制。那份密密麻麻的员工手册真不是玩的,一旦违反,公司开掉你是不用赔钱。
@小董:顶着公司的名号,站在一个备受瞩目的讲台上发言,这个演讲的意义就不再是阐述一个观点、故事那么简单,而是公司形象的展示,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会要求自己在每次发布会之前进行大量的演讲排练,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演讲的。
@yy:听了刘超的演讲,又看到了他的年薪(年薪150万,并且还有100万美元股票分4年兑现),我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应该马上跳槽去百度。
@青岛大侠:我以前在某国有银行上班的时候,一个无能领导霸占着非常重要的岗位。这家伙除了自吹自擂,爱操心闲事以外,对正经事一无所知。后来,他某次主动请缨去区里开会丢人显眼,结果被上级领导发现,调离岗位。
一位百度前员工“老曲”有话要说,不仅刘超要负责,百度内部管理制度也要检讨,员工真的清楚“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吗”?
老曲:“首先,涉外的事务其实公司是有严格规范的,一旦做不好,就会形成公关事件。其实,你的演讲相关信息要和公司进行报备和沟通,整个演讲的思路和整个引导方向都是要清晰的。这件事情我总感觉可能流程上是不是有些问题?百度在管理上是不是有一定的责任?换句话讲,这东西是否清晰传达到每个人。很多规章制度不仅要写到文件中,而且不断地上传下达,清晰到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一个岗位和人员。必须让大家都很清晰,哪些东西能讲,哪些东西不能讲,你的权限是什么?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
另外,还有一位百度前员工吐槽,他说,公司内耗很严重,部门之间界限清晰,此事一出,理所应当百度PR部门要出来灭火,但他们却默默无视,导致火越烧越大,从刘超个人到百度公司。可刘超参会本应告知pr,同时让他们把关内容与思路,他没做在先,pr凭啥出来给他擦屁股?所以,大家都在等robin发话,看看板子到底怎么打?
这是大公司的通病吗?
阿里巴巴的前员工、黑白校园创始人姬鲲说,在阿里巴巴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姬鲲:“阿里的一些重大的活动之外的公关,对活动的级别、权限,不同人能参加能代表的身份都是有明确的要求。不是说你一个总监或者哪怕一个副总裁就能自己决定。另外,阿里对外有明确的PPT模板,设计团队会专门给你统一的模板,可以改里边的内容,但是很多设计代表阿里文化,这些东西可能是要用统一的符号的。”
姬鲲说,在很多公司业务部门最强势,pr、hr只是服务部门,但阿里企业文化体系中hr很强势,它们制定的规则红线,谁都不敢碰。
姬鲲:“这与每家公司的HR体系有关,跟大老板对于HR体系的重视程度有关系,如果重视程度不足够高的话,确实是有行动滞后可能。业界可能都知道,阿里的HR权限非常非常高,你如果对你的业务部门直接主管有问题,可以写邮件到HR的邮件,但是马云要求说这方面的邮件必须要实名的。另外,很多公司HR是要受影响于业务部门的需求,一个业务部门的领导需要用一个人,基本上HR配合业务部门的需求来做这个招聘,但是在阿里要求会比较严格,HR相当于单独一条线。如果HR判定这个人不适合的话,业务的领导是不可能与这个人见面的,就是说都没有机会入职。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关系户进入到大体系的可能性。 ”
- 监管摸底取缔二清市场 微信支付因接二清机构被要
- 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今年正式落地
- 周其仁等十教授北大说理劝架:应该寻找多赢的解决
- 万科未修改议事规则,宝能罢免议案依然有效
- 快播天价罚款案件违背技术中立原则了吗?
- 缅怀陈锦华先生:“我在国家体改委的岁月”
- 陆铭:去杠杆关键主要是财政和金融分家
- 李华芳:不妨允许地区政府破产
- 田朴珺:财务数据单位存在错误 将上工商局上证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