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案》,调整后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特大省市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有所减少。具体来看,北京耕地保有量指标由21.47万公顷减为11.0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从18.67万公顷降低为10.00万公顷,近乎减半。而上海耕地保有量也大幅减少,耕地保有量指标由24.93万公顷减为18.8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从21.87万公顷降低为16.60万公顷。
与此同时,一些更适合农业的省市耕地面积则有所增加。比如,黑龙江耕地保有量指标由1163.20万公顷增加到1387.13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从1017.60万公顷增加到1109.73万公顷。
“总体来看,此次《方案》建设用地明显朝向大型发达城市倾斜。相对而言,偏远地区则更多承担农业种植的任务。”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张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经济价值较高,农田在大型城市周边所产生的价值将会较低。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到2020年,我国耕地总量仍将严守18亿亩的红线,这就要求耕地向其他农业城市扩散。
此次《方案》的提出,象征着我国正在走向全国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的新格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规划已经透露出明确的加强城市化格局的宏观调控趋势,包括区域协调、人地挂钩、差别化考核等手段。此次耕地指标的调整,正是其中的一项新举措。
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方案》实施后大型城市房价将会有所下降,因为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现在土地供应增加,那些大型城市的房价难免会受影响。
对此,张久民表示目前还很难说。“虽然供需关系是房价走势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即便许多城市对购房资格有所限制,但刚性需求仍旧存在,而购房资格也依旧会有漏洞可钻。”他告诉记者。
张久民强调,《方案》的出台与房地产并没有直接联系,更多是出于国家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根据媒体相关整理资料显示,耕地减少并不意味着建设用地的增加。比如,北京从38.17万公顷调减到37.20万公顷,而天津、上海的用地空间也仅是稍有增加。
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记者随机走访的几家中介均表示,即使没有资格购房,仍然有办法帮助记者买到房子,只不过实际价格要高一些。
另一业内人士也表示,此外,现在所公开的指标为总建设指标,并不是地产指标,除了城市化建设还包括港口、公路等诸多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地区大量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投向仍旧是后者。当然,相关部门目前还没有对建设用地的实际用途做出批复,所以一切都还难说。
- 报告称上半年土地出让金破万亿 热点二三线楼市成
- 深圳6月房价晋级全国第一 一手住宅均价破6万元
- 一线城市未来存在“豪宅化”趋势
- 13个重点城市上半年推21万套住宅 惊现102
- 合肥市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最低首付款比
- 山西出台11条措施力促去库存 首套房首付下调至
- 郑州“储备库”增加5370余亩地 专家:不会影
- 安徽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落户 自愿退还宅基地政府给
- 北京存量房交易总套数大幅下降 泛豪宅化抑制交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