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头巨鳄的苏醒,都并非毫无征兆。亚马逊影业走到今天,虽然已是令人错愕的迅猛,却也是几年来不断摸索与调整的结果。2010年,成立伊始的亚马逊工作室只是一个开放的在线影视剧项目开发平台。注册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剧本与样片的方式,让自己的项目进入亚马逊内部的审核程序。2014年,自制电视剧《透明家庭》大获成功,亚马逊适时地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了电影业。得到金牌制片人泰德·霍普的加持,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抛出了野心勃勃的电影计划,剑指奥斯卡,对大银幕的渴望昭然若揭。2015年,公司与斯派克·李达成合作协议,《芝拉克》成为亚马逊独立制片的首部作品,在柏林电影节非竞赛单元亮相。
目前,亚马逊每年拍摄及购买12部影片的计划正在稳步进行,除制片外,公司在发行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今年戛纳是其阶段喜人成果的集中体现。亚马逊在经营模式上的灵活与多元,在入围的五部影片中初见端倪——去年十一月早早买下视觉冲击力极强的《霓虹恶魔》已经证明了其不凡的眼光。在戛纳开幕影片宣布之前又购得《咖啡公社》在北美戏院与网络平台的发行权。除此之外,亚马逊还与伍迪·艾伦签下了一部六集电视剧的合约。将这位老顽童导演收入麾下,不啻为公司的一项大胆之举。要知道,去年《无理之人》的票房失败,让从2009年起就和伍迪·艾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索尼经典怨声载道。亚马逊此番接盘,可谓魄力十足。同样在2月就敲定北美发行的,还有在柏林电影市场购得的朴赞郁新作《小姐》,帮助亚洲导演开拓国际化道路,亚马逊可能将以此方式,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第二位有幸与亚马逊合作的是北美独立电影扛旗者吉姆·贾木许,这位桀骜不驯的小众电影作者,曾经被保守而霸道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折磨得死去活来,在制作由亚马逊投资的《帕特森》时,则获得了异常的自由。这种自由,或许来自亚马逊影业高层对电影艺术的坚持,与对电影商业价值的不同考量。“亚马逊保证会将我的影片推往影院,而不是只在网络点播。成功打消了我对发行的顾虑之后,合作便变得非常愉快。毕竟,他们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群真正的疯狂影迷。”贾木许在戛纳电影节坦言。
有了创作自由度和足够资金与发行渠道的保障,导演在创作时具有更大的空间,在亚马逊那里,艺术与商业似乎取得了平衡。反观它的竞争对手Netflix,则因为太过拘泥于网络点播,而迟迟没有新的动作。从制片到发行,亚马逊影业如同一条逐渐苏醒的大鳄,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搅乱”本就不怎么平静的市场。新媒体的介入,究竟是对电影产业的一针强心剂,还是扰乱秩序的闯入者,这一切都要假以时日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
- 复牌后万科该怎么走? “宝能系”安全垫几何?
- 阿里云最新估值高达390亿美元 成为马云帝国第
- 宜家召回夺命抽屉柜但不涉及中国市场 遭上海质检
- 万科复牌下跌难免 预期当中影响可控
- 盛大游戏内斗升级殃及内部管理层 “陈天桥系”遭
- 吉利抛售宁海知豆电动汽车公司股权 接盘侠或为国
- 脱困自救谋转型 汉能李河君:已偿还大部分债务
- 宜家召回“夺命抽屉柜”:宜家何以中外有别
- 世纪互联私有化历时一年后搁浅 清华系上位雷军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