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成都市启动了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向海内外广纳人才,并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该计划释放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活力,“创新”、“创业”不仅成为出现在成都市街头的高频词汇,还成为了成都对外推广的一张靓丽“名片”。
潘希鸿所创办的“创梦空间”就是成都郫县新型众创孵化服务平台的代表。潘希鸿介绍,创办平台一年来,他们孵化的项目就地转化就2个,平台里有6个企业去年申请了43项专利和商标以及6个软件著作权,还有5家企业共计获得1100万元的天使投资。
据初步统计,成都“菁蓉汇”系列活动举办一年多来,主体活动20场,菁蓉训练营25场,菁蓉创享会108场,同时,这场成都版“巴菲特盛宴”活动吸引力惊人:有近300家创投机构、6000余家企业及创业团队、30多万人(次)参与,并带动意向投资超过百亿元。
“成都整体的创业环境非常好,各种创新创业的活动能够让创业初期的公司得到锻炼。”徐一丹在没有创业之前是一名军人,现在作为一名“蓉漂”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徐一丹所在的公司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12个创新创业载体之一,目前该公司已成功研发glasses+虚拟试戴系统,UAV+无人机跟踪和稳像系统以及driving+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三款产品,这些产品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走在前列。
如上述两家创业公司一样,在成都许多公司正在渐渐成长。数据显示:成都2015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4.86万户,新增科技型企业1103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58亿元;专利申请量7753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9791件。
同时,成都市在创新创业方面持续发力,今年4月15日该市发布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本,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岗创业,允许高校院所非正职领导兼职取酬,放活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主力军。
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背景下,6月24至2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创新引领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将在成都正式开幕。2015年的首届创交会,达成交易额53.2亿元,打响了成都的“双创”品牌。
“成都是一座‘安逸创业’的城市,虽然生活安逸,但成都人很勤奋。创交会对于在孵企业是很好的机会,一是能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二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潘希鸿说。
- 国企减负:2019年起不再承担家属区水电热和物
- “中国买家”超十亿美元并购频现 欧美地区成主场
- 交叉持股或能成国企改革啃硬骨头新模式
- 珠三角制造业有搬迁压力? 惠州中外公司说不
- 李克强告诫官员:倾听民间的呼声 多办便民之事
- 上海加码升级制造业 保持25%GDP占比
- 总理主持这个常务会:一项题议了足足三个多小时
- 彭丽媛参观塔什干孔子学院 为学生讲解示范包饺子
- 习近平:建立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推动合作向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