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夏杰思接任力拓CEO后,矿业市场短期内仍处于波动之中,今年下半年他仍将面临来自矿业市场、竞争对手及中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所带来的多项挑战。
由于现任CEO山姆·威尔士即将退休,力拓集团6月21日下午宣布该公司新任CEO夏杰思将于7月2日履新。
夏杰思还将在上任后启动该公司新一轮业务架构调整,主要业务将调整为铝、铁矿石、铜和钻石、能源和煤矿四大板块。力拓集团拥有140多年历史,集团总部设在英国,澳大利亚总部在墨尔本,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
在业内人士看来,夏杰思接任力拓CEO后,矿业市场短期内仍处于波动之中,今年下半年他仍将面临来自矿业市场、竞争对手及中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所带来的多项挑战。
威尔士提前退休
矿业寒冬仍未有在短期内结束的迹象。继全球最大铁矿商淡水河谷宣布要靠出售资产以筹集100亿美元缓解债务负担后,力拓集团6月21日宣布换帅,并将于7月2日起再次调整集团业务架构。
力拓公司属于双上市公司结构,力拓股份公司(Rio Tinto plc)在伦敦与纽约上市;力拓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底,力拓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4%,在四大矿商中最低。
然而,威尔士赶上的是十年来最冷的大宗商品寒冬。去年12月,矿价一度跌破38美元的冰点。与2011年高点191.70美元/吨相比,铁矿石价格累计下跌80%。
尽管威尔士主导的力拓及时采取了架构重组、裁员、出售资产等措施来瘦身收缩,但其业绩仍被跌跌不休的矿价拖累。力拓今年2月发布的2015财报显示,公司2015全年营收348.29亿美元,较2014年的476.64亿美元下滑26.9%;归属股东的净利润由2014年的盈利65.27亿美元转为亏损8.66亿美元。
今年3月17日,力拓官方令人意外的发布了威尔士将于7月提前退休的消息(去年初他刚与公司续签CEO任职协议,任期尚未结束)。今年3月21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威尔士回应媒体关注称:“如果把过去三年放在整个公司发展历史中来看,这三年是公司重新稳固、重新获得市场优势的时期。现在是力拓整个业绩表现最为强劲的时候,也是换CEO的好时机。”
即将接替威尔士出任力拓CEO的是夏杰思将与威尔士同期,于今年7月1日离任。现在铜和煤业务CEO Chris Salisbury将接任铁矿业务主管。Chris Salisbury此后将在澳大利亚珀斯工作,专注于西澳铁矿石资源的运营。
接下来,铜和钻石这两个被力拓认为市场领先的业务将合并成一个集团,“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力拓在地下矿开采方面的技术优势,”Arnaud Soirat将出任这一新板块的CEO,并加入力拓的执行委员会。Arnaud Soirat是现任力拓铝业务板块CEO,有超过24年的从业经历。
能源与煤矿集团重新调整了戴伟思(Alan Davies)目前的各项业务,将力拓的煤、铀、工业盐、硼砂、二氧化钛以及加拿大铁矿公司整合在了一起。戴伟思目前是钻石与矿物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在“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徐向春看来,夏杰思7月履新后将面临的市场环境比其前任履新时要严峻许多。尽管威尔士留下的是一份看上去还算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但其依然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甚至还得继续严控开支、提高资产效率及降低成产成本。
徐向春称,夏杰思目前面临的挑战至少有3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等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钢铁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对铁矿石的需求将逐步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的挑战;此外,还有来自同行竞争者的挑战。在矿业寒冬环境下,四大矿之间的关系正发生微妙的变化,甚至寻求抱团取暖。例如,淡水河谷和FMG正寻求联合在中国沿海多个港口建立混矿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矿石品质。
“现在铁矿石均价刚恢复到50美元左右,50美元应该说处于筑底阶段,但寒冬还远未结束。”徐向春认为,中国将要在3到5年内化解1至1.5亿吨过剩的钢铁产能,更长期来看,国内对铁矿的进口需求趋势也应该是下降的。同时,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此前扩建的产能仍在不断释放。仅淡水河谷今年下半年将分批投产的S11D铁矿项目,年总产能就将达9000万吨,“下半年矿业市场的竞争依然将十分激烈。”截至6月22日,进口62%品位的铁矿价51.36美元/吨。
- 传神华24日后不再接船 7月水煤价涨幅或超市场
- 中国动力: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 川煤集团短融违约 子公司20亿债券发行前程未卜
- 山东地矿业绩补偿毁诺背面:北京正润一致人套现5
- 华泰借新能源难挽边缘化败局 新车仓促入市无明显
- 海四达电子产能5年扩张超20倍 锂电行业需防热
- 国家电网加速海外织网 认购比利时最大能源配网公
- 中广核在欧洲投资核电:项目曾多番被弃 中企国际
- 美国百年煤炭老店皮博迪申请破产 谁会成为下一个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