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之所以能红,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她们背后的经济公司。
最近我又新聊到一家名叫 “蜜星” 的网红孵化公司。蜜星业务层面主要分为三块:1、草根网红孵化;2、成熟网红运营 / 商业化;3、“进口” 国外网红。创始人狄千皓中传毕业,曾供职于央视《中华情》、《男人装》和美空网。聊下来觉得他是个思路挺清楚的创业者。
首先,之所以把草根和成熟网红分割成两块业务,狄千皓觉得是行业状况决定的。“网红的违约情况很普遍。甚至签了合同、设了违约金也没用。很多公司甚至就是靠违约金来赚钱的,你要跑就跑吧,再找就是了。” 既然大网红很难绑住,蜜星干脆就靠单笔交易的叠加来快速变现。
而在发展路径上,狄千皓并不是特别看好来钱快的 “淘宝店” 模式。原因一是体量难做大,利润率不高;二是受制于平台。尤其淘宝已经开始做自己的达人计划,希望在系统内做网红代理分销,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流量的转化入口。
所以蜜星签的网红更多往娱乐明星的方向发展。公司会根据网红不同的粉丝量级为他们对接或大或小的工作机会,如广告、游戏代言,甚至直接进剧组拍戏。一面结合传统娱乐工业做曝光;另一面,蜜星还会帮助她们完成互联网运作,包括拍照方式、形象设定、语言风格等细节上的把控。
狄千皓觉得,孵化网红这件事,就像做蛋炒饭。看着简单,要做好吃也不容易。实际上,网红塑造是一个极其非标、复杂的流程,这种关于人的生意,很难用一套定性的方法论来概括。在他看来,网红后端的产业链是跟不上行业热度的,“现在的中国网红生产还处在小作坊模式。做不到韩国那样,在 12、3 岁就给胚子定性,”
在中国,即便是一个网红的孵化过程,也充满极大的可变性。蜜星正努力通过数据化手段将过程变得尽量标准。他们发现网红的发展,从基本面上看 “从0-1阶段会很像;从1-2 开始出现不同;但2-3又会出现相似性。”
蜜星会通过分析粉丝行为和热搜关键词,为网红不断定制符合发展阶段的标签。比如一个一开始很高冷的女生,可能做着做着粉丝审美疲劳,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她就可以转逗比范儿试试。
另外,公司不会放大单个网红的盈亏,而是看整体收益。对一个网红投入多少、给怎样的发展机会,标准就是 “看人”。“很多网红基础素质没那么好,年纪又小,需要人帮她做规划。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去投入的,一般我们会边合作边看。先投一点,看三个月,是不是可以自己盈利了,再往后调整。”
目前,蜜星签在手上的网红大约几十人,合作的有几百个。除了国内网红,他们也正尝试将国外网红进入国内,现在 2B 为主。为国内服装品牌、或电商平台拍摄平面图或买家秀。未来也可能直接投放到 2C 渠道中。不过由于文化差异,直播不太合适,可能一开始就会做适合中国受众的 PGC 内容,积累人气后再返打回国外。
蜜星正在寻求一轮融资,用于扩建东欧分公司。拿到钱后,他们计划涉足二次元向的搞笑内容。因为发现 “时尚博主的生命力比较有限”。
- 狄千皓:网红塑造是一个极其非标的流程,不存在统
- 全球市场下一个倒下的货币会是谁?
- 张利平“不站岗”,可见独立董事制度弊端
- 贾康:调整结构、促进转型中稳增长重要性凸显
- 为何美国不断为制造业“加码”?
- 与华润公开决斗,对王石来说无疑是刀锋上游走
- 房产税另一妙用:推动地方政府间竞争从招商引资到
- 移动直播的大争之世:内容差异化或将成为关键
- 鲁政委:中国经济低迷主因探略 谁才是元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