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巴曙松:今年底或明年初经济有望触底 房价回升难持续

其他行业  2016-6-20 11:27: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6年6月18-19日,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年会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经济、新理念、新征途”。19日,在主题为“资本市场与资本战略”的主题演讲中,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教授巴曙松做了“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的一些波动和结构变化的一些新特点”的主题演讲。

  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他指出从2010年一季度达到阶段性的高点以后,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经济逐步回落,目前为止还在回落的趋势之中。目前综合测算投资的走势,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这一轮回落有望触底。他还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支持中国过去30多年增长的红利在逐步减弱,转型就是要需要培育新的动力。对于房价回升的现象,巴曙松认为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从全国来看还是非常大,所以,房地产陡峭的回升很难持续。在提到干预外汇市场的时候,他认为央行应该“抓大放小”,适当加强国际贸易这个环节的监管。他认为当央行开始入市,离岸市场干预使离岸在岸的汇差稳定在一个很窄的区间时,汇率预期便开始稳定了。

  
以下是会议实录(经整理):

  尊敬的海老师、尊敬的北大汇丰的各位同学,很高兴参加今年这一届的北大汇丰金融论坛!因为做金融投资受宏观经济的影响非常直接,所以我今天根据会议的安排,大概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讨论一下“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的一些波动和结构变化的一些新特点”。另外,从中期角度,我作为参与“十三五”规划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将从新增的 “十三五”的新指标来探讨未来偏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因为“十三五”规划的整个指标就20多个,这一次新增的7、8个指标了经过反复的调整,我觉得背后隐含着一些政策的导向,是值得我们做投资关注的。这就是我今天要讨论的两个议题,一个是中国经济新阶段的一些趋势和特点;第二是从“十三五”规划的新指标看经济的一些新布局。

  从周期波动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我们把它放到过去的十年、二十年的波动趋势来看,上一轮的金融危机从图上最左边的低点再往左边看,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港股4.70 -0.21%)危机冲击,随后中国的应对,加入WTO,国企改革,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股改上市,以及激活房地产市场,这些带动了中国经济持续上升的趋势,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升周期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2007年是高点。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有一个陡峭的回落。2009年达到低点,2009年出台了以四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带动经济 “V"型回升。到2010年,更准确的说是2010年的一季度,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点。随后,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回落,目前为止还在回落的趋势之中。目前综合测算投资的走势,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这一轮回落有望触底,这是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从这个图上大家可以看到,在2012年、2013年之后,整个中国的经济波动特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如果和以前相比,会发现波幅明显减缓,上下波动0.1、0.2的百分点,大幅收窄,在很小的区间内波动,但是在总体波幅减缓的同时,不同产业的分化非常显著。有的产业投资非常乐观,有的又非常悲观,这种叠加反映的新的增长动力还在逐步培育,而旧的动力在逐步衰减。叠加的过程就是总量上波幅明显收窄。用人民日报5月9号权威人士的表述就是,这种窄幅波动就是“L”型。“L”型并不是不动,而是指它的波动出现了非典型的,和原来不一样的特点,叫做“新常态”。这种变化在这个图上看得更清楚。

  左边和右边的图分别是2005年和2015年不同的产业对GDP的同比累计的贡献率,我们看到十年时间,工业从2005年贡献45个百分点到2015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而到2015年不同产业的增长,不同产业贡献更加均衡,而不是像原来2005年的时候,过于依赖一个行业。所以,官方的文件称这种变化有三句“化”,速度变化,结果优化,动力转化。

  所谓动力转化或者新常态或者转型,我们就把它理解为原来支持经济增长的这些红利在逐步衰减,所以转型就是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的人口红利,是人口年轻,在岗工作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但是从2013年开始,在岗工作的劳动人口数量出现了绝对下降。投资红利,新增的房地产投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新房销售,现在房地产业界的研究认为2013年13.1亿平方米是房地产新房销售的一个终值。基础设施也是大规模的城镇化,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当然有空间,但是增速在减缓。第三是贸易红利,海老师是贸易方面优秀的专家,过去30多年中国全球化过程中,贸易的增长速度一直持续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经过危机之后我们发现,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持续低于GDP的增速,所以有人把它叫做去全球化阶段。最典型的,比如发达国家想做一个贸易规则“TPP”,中国又想找一个适应自己的规则,这样做下去,实际上就容易形成国际市场的分割。储蓄随着人口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也在出现回落。所以结论就是,支持中国过去30多年增长的红利在逐步减弱,转型就是需要培育新的动力。

  这表现在短期的波动上,我们能看得很清楚。从投资来看,从2013、2014年,还可以往上划,整个投资的增长是一个温和的回落过程。把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构成——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加总起来就是左边这个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有一个回升,是不是就探底了呢?可以从右边做分解,怎么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最下面这条线有一个陡峭的回升,是什么呢?房地产。房地产这种回升能持续吗?很显然,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增加。那么从全国加总的情况看,2015年全年,2016年一季度在房地产销售明显加速的同时,我们看到房地产的库存还增加了,也就是说销售在增加,在建的面积成为库存的规模更大。所以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从全国来看还是非常大。所以,房地产这个陡峭的回升很难持续。

  带动基础设施投资的第二个力量,就是最上面这个力量,是什么?政府加码,政府的投资继续加码,受债务的影响空间不是很大。而制造业的投资,大家看这个红色的线,还在往下。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国有和民营投资,最近两个月最引人关注的趋势是民营投资的陡峭回落。

  那么在总体增长比较平稳的同时,不同产业的盈利有了显著的分化,从右边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从总体上来讲,工业企业的利润结束了过去一年多的负增长,开始由负转正。但是大家可以看,产业结构的分化非常显著,采掘业的利润增速还在深度下滑。而相比之下,生活资料、加工工业相对改善。而从国际背景来看,不同的经济体分化非常显著,不同的经济体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属于去杠杆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从更长远的情况看,这也意味着现在处于新的一轮酝酿经济增长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的一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做处于一个新周期的新起点和新增长动力的培育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梳理决策者的逻辑,看到一个逐步的演变过程。2014年5月份,决策者首次提出来“经济的新常态”,到2014年12月份对这个描述做了一个界定,就是增速减缓了;第二个,结构要调整,第三个,不能再靠要素和投资驱动了,要靠创新驱动。这是决策层对变化环境的确认和认识。环境变了之后,中国该怎么应对呢?到2015年10月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实际上“十三五”规划就围绕这五条主线在写。因为我正好也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讨论、修订过程,觉得这五条基本上支撑了“十三五”规划的不同章节的主线。

  那么到了当前,具体政策怎么制定呢?我们看到又有进一步的明确,2015年的11月份提出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提出来叫“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界定,通常用的文件语言把它叫做“三个提高七个优化”,重点要提高供给质量,意思就是需求还在,即使大家觉得电饭煲已经每家都有了,但是大家还是要到日本买电饭煲,说明大家开始关注供给质量,提高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有一个描述,我们早期的消费是排灌式的,大批量的,解决了没有的,一个白色家电的种类,一个彩电的型号,我看到一个上市公司在博物馆告诉我说这个彩电的型号卖了七亿台;而现在需求变得更加小批量、个性化、弹性化,所以企业在供给侧面,在微观层面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你怎么去捕捉这种变化的、小众的,但是如果你能够识别出来,毛利更高的这样一些新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把它界定为供给侧改革。

  第三个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近期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就是对宏观政策界定做的一些阐述,2016年5月9号的权威人士人民日报的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大家都在猜,权威人士是谁?我们也不知道是谁,但是在人民日报用权威人士发言,这个文章还以单行本在图书馆发行,以前只有毛泽东主席享受过这个待遇,所以现在是谁?肯定是一个很权威的判断。

  他很重要的传递的一个政策重点就是,到现在,不能过分强调需求方面的刺激,供给方面的产能过剩不消化、库存不消化,杠杆不降下来,一味的刺激只会使这个问题恶化。所以供给侧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矛盾,需求侧的脱离不能越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而且经济增长提出来是一个“L”型,今年会站稳,而且持续波动窄幅的情况。

  我们发现政策重点出现了变化,在此之前的两次讲话强调的是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要适当加大投资消费这些需求侧的刺激,避免在经济回落期失速,更多关注的是需求侧的政策出台,而这一次强调了结构和供给侧,而且很少见的,这次谈了股市、汇市和房市要各自回归各自的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房地产的库存不能通过放水让老百姓(行情46.24 +0.72%,买入)投资,股市是用来投资的,做了一个很清晰的界定。

  我们把这三次讲话和金融市场做出的反映做了一个分析,股市、汇市和债市,从上面我们看到,三次股市,在重要讲话发出来的时候股市都是下跌的。第三次早上的讲话发出来,还没开盘,参与相关讨论研究的专家问我今天怎么样?我说其他的不知道,股市可能会下跌。我自己解释的理由,第一,决策者在讲话里强调去杠杆,减少信贷的刺激。第二,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对经济来说都是短空长多的。比如去产能,短期来看会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就业压力、财政支出和一定的增长下滑。但是当过剩产能一旦开始消化,这种消化的效果就会反映在所在行业的产品价格上,钢铁去产能有进展,那么钢铁价格就会逐步的回暖,剩下产能的盈利就会改善,企业盈利的改善才是支撑经济回落探底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从短期看,三次讲话,市场做出了下调,我是这么理解。当然从汇市上来看,有利于汇市短期的稳定,这说明基本面对政策导向是认同的。在债市的表现并不明显。

  那么值得特别拿出来强调的就是汇市。因为在一个开放的条件下,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中国经济,都很难剥离全球经济。去年811汇改,汇率那么小幅度的贬值就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的振荡,所以我们说这以另外一种方式证明了人民币确实是很重要的货币。以前加入SDR讨论的时候,说人民币只是在国际贸易结算环节重要,在金融市场上不重要,我们通过轻微的小幅贬值振动全球市场证明不是的,人民币不仅在贸易结算重要,在金融市场投资上也很重要。所以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各方非常关切,下一步怎么操作。这也是我们近期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

  现在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上升,市场可能又开始出现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一步央行会如何操作人民币汇率市场呢?外汇市场呢?与其猜测政策的蛛丝马迹,还不如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看看它从811到现在怎么成功的平息贬值以及后面体现出来的政策逻辑,这有很多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

  我们首先看今年外部市场的波动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在官方的表述中,目前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完整的表述是这样的,叫做“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揽子货币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当然在一揽子货币里面最重要的货币还是美元,但是有管理的,央行要陆续干预。今年以来它的浮动有什么新特点呢?我们发现很有趣,虽然是浮动汇率制,但是实际不同的阶段在调整汇率的时候是有一个参照系的时候,或者我们把它叫做锚。那么在今年的操作里面我们发现锚有两个,或者我们把它叫做双锚体系,一个是美元,一个是一篮子货币。我们今年发现这个操作很有趣,就是当美元走弱的时候,我们的汇率选美元作为锚一起走弱。当美元走强的时候,我们就放弃美元这个锚,选择一篮子货币这个比较弱的锚一起走弱。哪个弱选那个,我们叫做“非对称贬值策略”,这个官方没有强调,但是我们看到是这么操作的。这就为可能即将到来的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做了一个前瞻性的调整。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民币面对美元加息和大幅升值的压力下,对于国际经济、国际市场的冲击会明显小于811,因为现在央行已经事前做了调整。而且从811到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市场进展,就是811之前,外汇市场每一天人民币汇率波动30、50个点,就说人民币汇率是不是要动了?现在每天波动100个点、200个点,市场坦然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开始接受人民币汇率是一个波动的汇率。香港交易所(港股181.00 +1.00%)在两三年前推出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期货产品,但是没有什么人交易,产品就摆在那里,因为每年单项小幅升值3%到5%,经过811以来的灵活性增加,我们看到这个产品一下子变成全球交易最活跃的人民币期货产品,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产物,811是一个拐点。811之前人民币汇率很重要的驱动力是,结算驱动加上人民币的单项升值预期,吸引想持有人民币资产来获得升值套利好处的一部分投资。随着811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来越灵活,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的驱动力开始进入到在国际市场发展一系列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因为只有有深度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支撑,人民币国际化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很多持有者就是基于一个套利,基于投机的动力持有人民币,一旦逃离因素减弱,很快就会放弃。所以你看到国际市场人民币的规模直线下降,一万亿,八千亿、七千亿,香港市场的人民币到了七千万。这是考验一个金融中心提供人民币计价产品的能力,是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从811到现在,央行在汇率操作上有哪些新的操作特点呢?我们看到,把央行的短期干预,防止短期过大的波动和汇率水平的灵活调整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的只是拿外汇储备稳定汇率。比如我们从去年年初,6点零几汇率到811汇改之前的6.21,一直到现在6.6,你想想如果还坚持在6点零几的水平,人民币能够那么快把贬值预期平衡掉吗?所以央行在政策操作里基本上对顺应外汇市场的供求趋势,做了汇率水平的灵活调整,它也会干预,但是这个干预是不逆转市场的走势,这个就有利于分化市场的预期。

  曾经央行的决策者邀请我讨论的时候,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你不要把整个市场的投资主体和央行都做成交易对手,因为只有你说汇率要稳定,大家都说要贬值。而要通过政策的调整使预期分化。这样就会有看多看空两种看法,这个市场就会找到均衡点。

  同时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压力的时候,各路专家就会积极提建议,自然而然就会有建议说要资本管制,不能让钱出去。我们观察美元波动的周期会发现国际金融发展史上,每一次美元的走强就会导致美元资金的回流,新兴经济体在走弱期间大幅借贷造成的货币错配就会显现。常常会把国际市场借的短期资金用在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借短用长。这两个错配在美元一旦回流的时候,风险会同时爆发。所以很多人建议资本管制,不让钱出去。但是从国际经验和教训,从历史来看,资本管制往往会形成一个叠加,国际市场的货币贬值预期和本国在岸市场因为管制导致的恐慌叠加,容易使汇率贬值的压力放大,冲击汇率的稳定措施。基于这一点认识,我们看到央行的政策非常明朗,811的汇改,中间有贬值压力,但是央行其实在稳定的开放资本市场。只不过开放的方向做了微调,从国际市场流入中国市场的这些流动性债券市场开放,吸引他们进来投的力度大一些,资本流出的力度稍微小一些。但是总体开放的政策型号是非常清晰的,这一个有力的稳定的市场预期,我们简单梳理了811以来,央行外管局一直稳定的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

  同时,在外汇市场干预的时候,央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去干预外汇市场每天交易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从国内外汇的交易和流动看,国际贸易的交易带来的外汇流动是百亿美元级的,基于资本投资带来的往来是十亿美元级的。而居民资本往来,外汇流动是个位数。所以,如果把有限的监管资源重点放在查居民这个环节,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反而很容易传播恐慌。所以,在国际贸易这个环节的监管适当加强,对居民这个部分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所以,在应对汇市波动方面,要抓大放小。

  同时,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看到,在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的积累,在香港高的时候一万多亿人民币,现在降下来也有七千多亿,在新加坡、伦敦,这些人民币结算,在纽约也有了突破,在台北都有人民币的结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在海外市场的离岸人民币价格和在岸人民币价格之间的差异,我们叫做离岸在岸的汇差。在汇差比较大的时候会衍生大量的套利交易,而且会导致离岸市场的汇率贬值预期传导到在岸。所以,什么时候汇率预期开始稳定呢?就是央行开始入市,离岸市场干预使离岸在岸的汇差稳定在一个很窄的区间。红色的这个图就是表示汇差的波动。那么当这个红色的图开始收窄的同时,也就是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逐步稳定之日,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操作的经验。

  同时,俄罗斯应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个波动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教训,但是也有其中一部分经验。在卢布面临贬值压力的时候,俄罗斯开始是拒绝做调整的,就把外汇储备相关的进行干预,结果导致外汇储备直线下降,大家看这个变化的趋势,下降到非常低的时候,觉得外汇储备快用完了,不能再这样用了,所以不得不放松卢布的汇率,导致卢布的汇率有一个陡峭的上升。这在金融市场冲击更大,比中国市场慢慢的调更被动。但是一旦放开以后我们发现很快又站稳了,外汇储备又开始逐步的上升。这就告诉我们,其实是在外汇储备和汇率水平之间你总要选择一个。汇率如何灵活调整呢?你就要能保证外汇储备。所以现在,我也跟国际国内很多金融机构的研究人员交流,他们困惑的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宏观政策偏好选择在什么地方。比如在国际金融学里面有一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在利率或者本国的货币政策稳定性、资本流动和汇率浮动之间,总得要放弃一个。比如香港放弃了汇率的灵活浮动,所以资本是自由流动的。

  那么我们到底选择什么?还有一个是外汇储备我们也希望它不要下降,汇率水平我们也希望它不要有贬值压力,然后资本流动还要可控。那总要有一个政策的优先秩序,这个是今天重点想跟大家讨论的,最近我们在跟踪研究汇率的几个判断,我觉得大家在做金融投资里面,今年,未来这一段时间,美元加息周期里面的汇率因素,会是影响大家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接下来简单讲讲第二个部分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的几个新指标。因为刚才讲的是偏短期的,那么“十三五”规划实际上是偏中期的,未来五年,那么“十三五”规划有很多个研究角度,我想选择的一个角度就是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每一个新指标增加、减少都是经过非常广泛的讨论、争论。我是这么理解五年规划的,我不觉得它每一句话都那么对,也会出现大量的错误。但是,它的价值是什么呢?你每写一段,如果其他的部门,或者不同的省市对这个五年规划里面有一段不同意,就会坚决要求修改。所以,“十三五”规划起草的内容我理解是不同的决策者寻找共识的过程,大家找一个对未来五年经济形势、经济走势共识的判断。增加了一些新指标就反映了政策的一些变化趋势。

  第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根据国际上做的计算,在一个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就可以。户籍人口是围绕教育、医疗信息所接纳,这个差距有多大?中国大概差20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13亿人,也就是有2.6亿人城市工作生活,但是不被城镇体系所覆盖。所以新增指标就意味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从前一阶段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主要动力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现有的城镇怎么吸纳、怎么接受在城镇工作的这些人口,把他融入到城镇生活?这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又提出很多新的课题出来。大家不要看这么一个小小指标的增加,会带动很多新问题。比如从四川、湖北、湖南到北京打工,我也问过很多镇长、村长,说最能体现农民权益的三个本子,一个宅基地的本,第二承包土地的本,第三你作为村集体,投资一些企业占有的股份的分红本。那么,他如果接纳到城市这个体系里面,这个本还保留吗?还是放弃换这边的呢?是否是这个体系呢?原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是接受你的,你来带动经济、工作,现在你要所在的城市接纳这些人他就要付出成本,那怎么样让地方政府这些决策者有动力去接受这些人呢?去负这个责呢?怎么建立激励机制呢?这就必然要带来农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的一些变革,有的研究表明说很多城市,已经没有住宅用地了,把工业用地给它一个指标,转换成住宅用地,地方政府就能赚很多钱。把这个转换的指标和每年结社的农民工挂钩等等,用意就是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

  第二个新指标叫做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对产业的发展、社会的治理、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的影响巨大。那么我们在这里面,对于中国和美国两个大的经济体,一个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一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很多指标中国还占优。所以这个新指标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的普及,通过信息化来促进经济转型,培育新增长点的高度重视。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难度,预计2013年到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到1.0的百分点,这意味着这十几年中互联网有可能在中国的GDP总量里贡献7%到22%。到2025年,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另外一个新指标叫做科技进步贡献率。因为“十三五”期间劳动力人口拐点会出现,这样就必然要倒闭,要通过科技进步带动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并购,我们最近在研究全球并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中国的企业进行全球并购,前一阶段非常主要的是以国企为主,以国企全球投资资源为主。而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民企越来越活跃,上市公司越来越活跃。重要的收购就是核心技术,特别是能够运用到中国的经济转型,能够把国际的技术、些许品牌和中国的需求对接。我是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的委员,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看这个趋势也很明显。我做了一个梳理,早期证监会的并购重组很大一部分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那时候上市是额度制,比如把北大上市,额度太大市场吃不消,给一个额度,北大汇丰先上市。上市以后发现关联交易很多,导致监管起来很麻烦,所以只好整体上市。当时的并购往往是这样的性质。而现在越来越多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把国际的技术和中国需求对接,来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全球竞争力的指数显示我们现在排名偏后,怎么把中国的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关键。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指标,叫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跟依产品的价值量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也反映出劳动力数量投入在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必须要提高每一个劳动者的产出,增加这个指标,反映出经济增长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转变的导向,与此相对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为了提升人力资本的长期目标,“十三五”把义务教育率提高到95%,而且专门写了一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篇”。

  同样,新增的两个引人注目的指标,是为了促进环境的改善,带动环保产业的投资。“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的提出,把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指标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所以一个指标的新提出既体现了政策的导向,其实它还有很多政策的配套,仅仅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是有配套。看中央政府公布的PPP项目,第二P里面,和环保相关的几乎占了一半,这还只是政府PPP项目一个渠道,还不算财政直接投资,不算省级配套的项目。

  保障房建设前几年进展很快,这一次也对保障房的建设做了一个调整,就是把原来覆盖面非常宽泛的城镇保障安居工程建设聚焦了,只提了一个,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因为这个相对来说财务压力不大,可自我持续,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不需要地方政府做太大的投入。棚户区建成底商一经营,财务说不定还能挣钱,还能带动消费钢筋、建材。

  考虑到全球和中国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好像美国之所以能走这么远,也表明美国长期没有经济增长的带动和覆盖。所以中国也有这样的问题,“十三五”规划里面首次强调三个特殊,特殊区域、特殊人群、特殊领域。而且专门对老弱边穷地区有一个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医疗倾斜。

  所以做一个总结,就是“十三五”规划这些新指标,体现了“十三五”期间政策的重点,是值得我们做投资关注的,我把它归结为四类:

  第一,表明决策者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需要顺应新阶段的新特点,比如要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二,现在所处的转型阶段是旧的增长动力在逐步衰减,新的增长动力要逐步培育,那么怎么培育创新的新动力呢?互联网普及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基于对环保的关切,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关切,我们看到,要注重可持续增长,关注资源环境这方面增加了两个指标,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第四,归结为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包括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指标。

  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讨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短期的中国经济波动和运行的一些新特点。第二是偏中期的,从“十三五”规划的一些新指标,我们能看出整个经济政策未来的新的导向。

  谢谢各位!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5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蓬勃发展 潜在产值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往日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详细]

淘金“中国制造”,占据机器人千亿级别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提高制造...[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