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非常小,处于极为短缺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外汇储备才突破10亿美元,1982年突破百亿美元。1994年后外汇储备才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到1996年突破千亿美元,2006年突破万亿美元,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2009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181万亿,占全球外汇储备总规模的30.3%。
从增长速度数据来看,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15%。在2012年与2013年世界经济非常不稳定时期,中国外汇储备仍呈增长的趋势,其中,2013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82万亿美元,比2012年末增加5097亿美元。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速度放缓,同比增长仅0.57%,但总规模达到3.84万亿美元。2015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为3.33万亿美元,同比减少5126亿美元,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其面临的风险也由技术、操作风险,增加到由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的巨大的利率、汇率变动风险,以及其他方面诸如政治风险等:
第一阶段(1978年-1993年):中国外汇储备发展初期阶段。其特点是:外汇储备从极度短缺状况向逐渐增多转化,但总体上看储备增长率高低起伏,呈不稳定状况,没有形成明显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1)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口猛增加;(2)1990年开始,部分内销产品转为出口,人民币对外贬值40%;(3)1992年后中国经济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才保证外汇储备规模进入较稳定增长。
第二阶段(1994年-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激增、储备币种多样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外汇储备规模开始逐步增加,增长速度快;储备货币构成日趋多元化;汇率变动盯住美元为主,储备风险也逐步显现;然而,这阶段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约212亿美元,增至1994年的516亿美元,再增至2005年的约8189亿美元,其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1994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一次性由改革之前的5.8元/美元向下调整为8.7元/美元,且取消各类外汇留成和额度管理制度,并由此导致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第三阶段(2006年-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破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储备国的阶段。其特点是:储备规模剧增(虽然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升值,但2006年外汇储备仍达10663万亿美元,仍为世界第一。2007年、2008年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但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创新高)。中国外汇储备货币多元化,但美元仍居主导地位;储备投资增加但风险扩大;汇率与储备相关性增大。促成外汇储备规模超额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都出现了大规模顺差,即所谓的“双顺差”;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外汇储备进入增速下降与总体规模波动阶段。其特点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增速下降,出现了“双降”现象。2015年末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同比减少5126亿美元。这是国内外经济发展步伐放慢、中国国际收支由长期的“双顺差”变成2015年的“一顺一逆”、美联储加息和预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加快、藏汇于民政策实施以及阻击国际炒家行动等多重因素所致。
- “运营怎么做?”COO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 网红IP的商业化不只是有限,持续和稳定性更差
- 中国道路:务实的态度和不断的变化
- 为何是“张旭阳+百度”?
- 为何中国富二代不爱接下老爸的班?
- 中国当如何化解债务问题?
- 中国为何还没有出现比尔·盖茨式的慈善家?
- 为什么说百度金融挖到了宝了?
- 新华网评论:拥堵费想得到市民“理解”道路恐怕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