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找房子并非难事。小区的围墙、路边的电线杆、地铁口的栏杆等地方,贴满了“业主直租”“个人房源”“拎包入妆等租房广告,许多租房APP里也时时更新着房源信息。但实际上,以虚假房源招租、“低价引流”等乱象普遍存在,而且大部分房源也都被中介或者“二房东”承包,租房市场表面火爆,背后却是“好房难求”“业主难觅”的尴尬局面。
随着房价一路上扬,房租也水涨船高。高昂的租金已成为毕业生不能承受之重,他们往往要将自己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薪水用于租房。此外,很多地方“押一付三”租赁方式,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很多人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合租房”或者阴冷潮湿的地下室;还有的人不得不住在距离工作单位好几环外的偏远郊区,上下班的时间成本和通勤周折让他们“累觉不爱”。
大学生在租房过程中还要跟“黑中介”斗智斗勇,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有的中介会摆出两副面孔,租房前胜似亲人,签约后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会发布虚假房源信息,隐瞒房屋真实状况;有的会骗取中介费、不退还押金、签订问题合同、暴力骚扰驱逐租客……很多势单力雹求助无门的毕业生“宝宝们”心里有苦却无处话凄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的希冀。“住有所居”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的诉求。大学生可以忍受眼前一时的苟且,但是,“安居梦”不能只是无法抵达的“诗和远方”。破解大学毕业生住房难题需要直面痛点,对症下药。
增加房屋租赁市场的有效供给,是让更多人“有房妆的有效途径。国家层面“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改革为改变“重售轻租”的现状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鼓励部分商业住房转型至租赁市场,要创造条件建立环境优良、价格合理、交通便捷的专业租赁小区;另一方面,扶持鼓励为毕业生、初入职场人士新建户型合理、适宜出租的租赁住房。要在政策范围内严格规范“隔断间”、“群租房”的标准,杜绝群租乱象和安全隐患。
另外,可以探索房租分期、住房补贴等手段缓解租房贵难题。一些房产中介机构联合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的租房业务,可以根据拽的信用积分实现“月付房租”“押一付一”,大大缓解了毕业生租房的资金压力。还应当鼓励用人单位对刚入职的毕业生发放住房补贴,有条件的还可以为员工提供住宿,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减轻毕业生的住房负担。
与此同时,要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秩序,改变租赁市嘲野蛮生长”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商品房销售“网签”的经验,推进租房合同“上网”,对房产中介机构进行备案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信用信息系统,事前监管和事后惩治不能缺位。当然,并不是“天下中介一般黑”,房产从业人员要用诚信周到的服务为自己赢得职业的尊荣。
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的追求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但是,毕业生的青春应当有处安放,“住有所居”不应该只是“空中楼阁”。
- 担心房价下跌,又何必讨厌讲真话?
- “宜居城市”岂能够少了房价指数
- 待售面积下降了18% 湖北前5月住宅去库化效果
- 谨防区域“规划利好”被过度炒作发展
- 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初现拐点
- 俞平康:楼市人为限购是不懂老百姓生活 错了就要
- 楼市两极分化 中国家庭资产正在被“洗牌”!
- 临空总部港——创意写字楼成为企业办公新宠
- 央行南昌支行行长王信:房价大跌也不会出现普遍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