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网针对“毕业季消费”的调查显示,受访应届毕业生平均消费在6000元以上。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消费超过万元,而这样的支出数额,早已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
有专家指出,“毕业经济”的出现符合市场规律,很多商家别出心裁去满足毕业生所需求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经济态势。不过,毕业生的经济尚未独立,因此在这方面的花费必须有个尺度。
毕业季消费,主要集中于同学之间的聚餐、派对、拍照和旅行,大家或AA制,或轮流请客。在不少人看来,这些活动都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毕竟,一个专业里的同学,日后往往从事相同领域工作,多个朋友多条路。换言之,毕业季消费,更像是一次职场先期“投资”,觥筹交错之间,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们,模仿着自己夸大想象中的职场社交模样。
这样的人脉“投资”,让高校附近的餐厅、咖啡店、摄影工作室和旅行社获利颇丰,一些店面甚至打出了“毕业生打折”的广告。
那么,究竟是谁在为这些尚未领到第一个月薪水的毕业生买单呢?答案不言而喻。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毕业生,毕业季开销需要父母支援,有能力自行支付的仅为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学生为了支付毕业季消费,甚至不惜抛售个人物品,其中包括教材。
当然,青春美好,时光易逝,毕业之前和同学吃顿饭、出趟门无可厚非,商家为此促销也是市场规律使然。但毕业生们需要明白,在毕业季,究竟“投资”什么才更值得?
离开校门,意味着步入社会的开始。很多毕业生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单位大门”,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高,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也不见得与职场所需相匹配。这样的情形,并不利于毕业生在未来职场的发展。毕竟,企业管理者不会像导师一样,对学生的失误尽可能宽容,走出学校大门,也不再有价格实惠的食堂和宿舍。职业与生活的种种压力,终会冲淡毕业照里的无忧无虑。
利用从毕业到入职之间的短暂“空窗期”,毕业生要提升职场竞争力,补齐自身能力短板,应当更多“投资”于自己,而非杯盘狼藉的酒桌。
管理学中有一门分支学科叫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不妨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起步阶段的关键“空窗期”里究竟应该做些什么?走出校门之前,一切成长路径都有老师家长从旁指导,迈向社会之后,凡事只能靠自己选择。管理不好自己的人,日后也很难在企业内晋升成管理者。
毕业旅行,不只是游山玩水发发朋友圈,更重要的是,要藉此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并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其它毕业季消费项目亦然。平均消费6000元以上,其实也不是小数目,如何把钱花到刀刃上,量入为出,也考验着个人财务能力。
毕业季,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把消费留给注视自己成长的家人,最终,你收获得会更多。
- 顺义将会加快通怀路建设 完善接壤城市副中心四镇
- 从底特律到温州:中国对“破产”保护准备好了吗?
- 放松管制简化流程才能够高效反腐
- 美国大选观察 | 特朗普自比里根?两人相差甚远
- 李扬:中国发生债务危机应为小概率事件
- 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现场签约金额达200多亿
- 20部门首次联合启动第三批PPP项目申报
-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3%
- 高温津贴已纳入全国范围专项检查 山东陕西上调标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