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智能究竟从哪里来?
2016-6-6 15:07: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人类的智能是多么了不起。我们建起了遮风避雨的居所,找到了狩猎的新方法,造出了船和机器。独特的智能造就了人类文明。
然而人只不过是由细胞堆砌而成的血肉之躯,为何就能孕育出拥有无限创造力的智能呢?
这就是智能的起源问题。
长久以来,这一问题困扰着无数科学家和理论家,对意欲打造智能机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现在的智能机器仍远远落后于人类。尽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我们快上无数倍,最终恰如其分对计算结果加以运用的还是人类。连动物的智能水平都大大高于目前的机器。一只老鼠都能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绝处逢生,我们的计算机和机器人可做不到。
对科学家来说,如何获得智能仍然是未解之谜。
然而,最近,一种新的理论或可解决这一问题。这种理论叫做“实践创制”,基于自适应能力——这一所有生物有机体最基本的能力而创立。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一方面描述了人类基因组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不同的基因组合在后代身上被加以实验。经过优胜劣汰,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更加适应环境的基因组。
实践创制告诉我们,随着有机体生长、摄取食物及做出思考,类似的试错自适应机制也在进行。
例如,人体的成长并非是由基因精确把控的。事实上,我们的基因是通过进行实验从环境及纠错中得到反馈。只有藉由试错,我们的身体才会正确成长。
对于该进行哪些实验,我们的基因里含有繁复的相关知识。这些关于试错方法的知识来自于人类亿万年的进化历程。人类祖先通过实践得出的真知都留存在了今人的体内。
但只有这些知识还不足以使我们拥有智能。
要想创造出智能行为,诸如思考、抉择、理解诗歌、乃至仅仅从人群中辨认出熟人的脸,我们的身体都需要具备另一种类型的试错知识。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同样包含着大量实验知识的机制,只是这些机制的运转速度要快得多。这些机制中的知识不是由进化得来,而是通过个体一生的发展所获得的。
这些快速自适应机制持续调整我们神经网络中的神经细胞,让我们在瞬间认出家人、做出决定或想出解决问题的法子。
慢速及快速自适应机制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需要反馈,因此要反复经历试错的几个过程。举例而言,在猜远处的这个人是谁时,需要试验几种不同的可能性。
实践创制理论认为,慢速和快速自适应机制共同创造了智能,且组成了一种层次结构。首先,进化以缓慢的节奏创造了基因。随后,基因慢慢创造出快速自适应机制。接下来,自适应机制在瞬间改变我们的神经细胞性质。最终,由此产生的调整后的神经细胞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传感信号发送至肌肉。行为就这样产生了。
人类的心智并不像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主要建立在我们神经网络的连接矩阵中,而是来自快速自适应机制的详尽知识。这或许是实践创制理论最具突破性的方面。我们的基因存储到快速自适应神经细胞中的知识越多,我们在陌生情况下自我调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明智行事的整体能力就会越强。
因此,从使基因组适应环境的缓慢进化,到表达知识的神经自适应,人类的智能似乎正是来自于自适应机制的这种层级结构。只有当这些自适应成功执行时,我们的神经元网络才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
这样看来,我们生存和创造的能力源于在不同层面运作的自适应机制及各机制积淀下来的海量知识。将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类智能的起源。
未来论坛,是民非企业性质的公益组织,是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公益平台;也是连接前沿科技,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
“理解未来”系列讲座,由未来论坛倾力打造,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高质量月度科普讲座。“理解未来”系列讲座邀请富有洞察力、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知名科学家和创业者与大众分享交流对未来的认知,促进社会大众对未来的理解与思考。
- 属于足球的夏天来了,你的啤酒准备好了吗?
- 分答:性感的,可能只有性感本质
- 「X战警:天启」可否促成复仇者联盟大会师?
- QQ厘米秀:六代人之后,变与不变
- 谷歌要让VR成Android手机标配:iPho
- 从黄山徽州城市改名看城市品牌营销的得失与成败
- 发展长租房 有一顽疾待破
- 《大圣归来》之后为何没再出动画爆款?
- 互联网女皇:微信支付多次碾压支付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