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使金融产品多元化,是我国资本市场进步的重要标准。” 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良ABS之前被暂停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资本市场风控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发行不良ABS将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据记者了解,实际上,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无论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是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均发展缓慢,2005年至2008年的发行单数均维持在个位数。随后几年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也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为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均被叫停。直到2012年5月份,信贷资产证券化再度重启,随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的逐步放松、注册制的来临,使得发行规模在2014年出现井喷,并且在去年维持加速的趋势。
然而,此时为何重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研究员表示,从银行经营角度来看,近期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且拐点未现,银行面临盈利压力较大;从监管角度来看,不良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一季度拨备甚至跌破150%监管红线;而其他化解不良资产的方式如债转股等空间有限。
霍肖桦表示,目前重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是由于经过多年的资本市场改革,银行业、证券业的风控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可以为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类风险较大的金融产品提供发展环境。此外,重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收入,成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资产支持证券在国外享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发展空间一直有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若能走向常规,将为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对完善市场建设和品种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去产能压力的加大,传统行业盈利表现转弱,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出现恶化,不良贷款率逐季上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银行资本压力,提高其信用创造能力。从这两家试点银行情况来看,资产能够实现出表,缓解资本金压力,也为银行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实现差异化发展提供空间。
- 贸促会发布报告:预计今年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 全球3.5亿人患有抑郁症 职业人群更易引发抑郁
- 君康人寿业绩惨跌九成 郑永刚被激进战略逼出局
- 物流业加快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
- 监管机构频发问询函严防“忽悠式重组”
- 北京报废大巴摇身变餐厅 开墙破洞违规经营引质疑
- 评论:中国经济居于“L”的什么部位
- 今年前4个月欧盟东盟对华投资双双增逾四成
- 商务部: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应有差异化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