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显示,过去的12个月里面,风险投资往VR行业里投入的资金差不多是17亿美元,过去24个月大约是35亿美元。
不过,相比之下,蚂蚁金服集团近期完成的B轮融资规模达到了45亿美元。“这一单的融资总额比过去全球所有投资VR的金融资本还要多,”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冉认为,由此可见,VR真正的投资热潮还没有到来,至少资本还没有热起来。
王冉判断,VR会出现波段性的投资热潮,冷却一段后,催化剂事件会让VR投资重新热起来。什么东西是催化剂?“是内容”,王冉指出,一个好的内容会极大地激发业界包括资本对于整个VR市场的想象。
但就目前而言,VR还不是资本驱动而是产业驱动的行业。王冉分析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促进VR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众多的硬件厂商和产业巨头。因为来自VC的17亿美元在整个的VR产业投资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大把大把往VR产业砸钱的还是Facebook、索尼、三星等产业巨头。
深入调查后,南都记者了解到,这还不是全部。“我们是这个行业里是最关键的内容提供者”,樂陞科技董事长兼CEO许金龙痛陈:“但作为一个VR内容开发商,我们一分钱没拿到。”
“硬件开发商这么热烈地投入,可是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一个硬件开发商真正去思考,要怎么样争取到VR更多的内容。”许金龙再次强调内容商在VR领域遭到的“冷遇”。他表示,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行业发展很快就会面临瓶颈。
不过,这种局面也在改变。南都记者从爱奇艺、优酷等VR战略发布会上获悉,内容开发正渐渐热起来。优酷宣布和华岩资本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优酷全球前沿科技基金,这是第一支专注于VR/A R技术的早期前沿科技基金。该基金已经完成了多个项目的投资。同时,优酷、数字王国以及黄晓明创立的易星传媒联手将启动“百个VR视频征集计划”和“导演及相关公众的培训计划”,成立基金池,孵化这里产出的优秀VR项目。一个VR内容制作团队甚至在优酷发布会现场直接向黄晓明“递名片”。
内容平台:先免费还是先收费?
不过,商业模式的不明朗也让内容开发商感到彷徨。
许金龙表示,游戏是离钱最近的,他们很乐意加入任何一个对于内容提供者非常“友好”的平台,但目前为止,他们只选择在索尼的PS平台上开发游戏,因为索尼是消费者付费买游戏模式,而其他的平台商业模式并不清晰。
所谓“友好”,其实就是让内容开发商能够赚到钱,但这在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许金龙表示,如果要打造一个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互动的游戏,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因此,如果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回收的条件不够具体,所有的VR游戏开发商就会却步,这就导致平台的内容不够有吸引力。
然而,平台也有平台的为难之处。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在视频行业已有先例,但为VR内容付费,还没有开始。爱奇艺副总裁段永桥认为,前期推广阶段VR内容应该免费。谭小明也坦承,现在大家都觉得VR很好,但究竟明天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家都不知道。因此,现阶段很多平台不能付费买下内容的版权,也无法向内容开发商承诺能有多少付费的用户。“初期就要求 用 户 付费,对平台也是一种伤害,平台的壮大需要免费的内容来支撑。”
彷徨不是全部,行业的另一面是淡定。
2012年,乐蜗科技成立,做VR硬件和VR内容平台,后乐蜗被微鲸收购,在微鲸内部以独立部门运作。现阶段微鲸VR不考虑向用户收费,而是通过为客户提供直播技术、卖硬件给行业客户、VR视频内容分发等业务带来收入,toB市场替他们撑起来半边天。微鲸VR相关负责人圣伟透露,目前微鲸的VR头显售出了11万台,市场算是打开了,B端和C端带来的收入一半一半。
更重要的是,微鲸VR“自家人”体系内———华人文化、灿星等拥有大量高质IP,无需微鲸VR再投入巨额成本获取IP。圣伟可以气定神闲地说,近两年不考虑盈利。
即便没有IP,VR视频内容商也不太焦虑。兰亭数字是一家VR影像内容和VR直播制作公司,主要商业模式是为拥有IP客户提供VR版的内容。“我们负责录制和后期,一般客户不需要很长时间的VR,大多是一个预告片大约3~5分钟。”
“捞一笔”的掘金者抬高开发成本
整体来看,C端市场发展缓慢,令VR游戏内容商的处境比VR视频内容商更加尴尬。
段永桥向南都记者表示,未来VR娱乐的价值一定是在消费者市场,在客厅和卧室,消费者付费未来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收入模式,就跟电影院一样。但是消费者市场在VR行业的发展前期会十 分 缓 慢 ,直 到 抵 达 拐点———手机架的产品(一般是千元以下)用户量过一千万,一体机的产品(一般是千元以上)用户量过一百万。
现在,横亘在内容开发商面前的,不仅仅是尚未“教化”的消费者,还有想要在产业链上“捞一笔”的掘金者。比如,生产摄像头支架的五金厂。业内人士透露,一组G oPro摄像头的架子,“只是开个模而已,就要卖1千多”。此外,VR内容编辑需要购买专业的软件,“国外的无水印版都是1万~3万一个账号,而且一个账号仅仅支持一个主机使用。”
再者,不同厂家的VR头显的光学结构、技术的指标都不太一样,如果要想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内容必须适配VR头显,内容开发商必须买回多个品牌的头显进行研究,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不小。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头显厂家的销售价格定2000美金,也会有开发商和友商买单。
重重阻力之下,“许金龙们”和“谭小明们”能坚持到拐点到来前的那一天吗?
- 发改委:加快实施交通扶贫双百工程
- 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发展 有效降低经济硬着陆风险
- 消费领域将建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 有望提升企业核
- 斗米兼职“高校章鱼趴”引百万学子热情参与
- 安徽互联网创业沙龙在合肥举行
- 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世界排名第四 质量效益仍是
- 海南低碳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盐业改革或引发行业洗牌 业内建议重构监管体制
- 世界黑客大赛GeekPwn澳门站落幕 安全极客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