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介绍,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中,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也在研究制定。
此次东北振兴仍然离不开重大工程的支持。周建平介绍,围绕三年滚动计划,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约130多个项目。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东北打造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东北三省一区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分化,黑龙江、吉林经济增速靠近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则成为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东北经济在近两年遇到了诸多困难,众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这些困难和东北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老化有着直接关系。
周建平指出,制约东北发展的一个瓶颈是结构性问题,下一步应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辽宁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
2003年,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的十年里,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不足1.3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5.8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不到2000美元增至2014年的8000美元以上。
然而当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却在短时间内迅速下滑。以辽宁为例,该省2007年GDP增速高达15%,一直到2011年都保持在两位数水平。从2013年到2015年,辽宁省GDP增速分别为8.9%、5.7%和3%,到今年一季度,辽宁成了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截至5月10日记者发稿时,辽宁省统计局网站仍然没有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但据媒体报道,该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滑了1.3%。
《每日经济新闻》从辽宁省发改委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7%,进出口总额下降2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11.1%。
“一季度的数据确实不太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于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是我们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民生方面,就业、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很稳定。”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省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6元,比上年增长7.7%,虽然低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高于同期GDP增速。
推动东北民营经济发展
辽宁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缩影。
《意见》指出,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这份《意见》列出了四个主要的新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
“东北和江浙一带比,民营经济的发展确实还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他们也很重视发展,但是从比重、贡献度来说还是有差距的。”周建平说。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全国工商联、国开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锐意创新,初步形成具有东北地区区域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
周建平介绍,这份指导意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力求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使民营经济真正能够实现平等获得资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同等受到保护。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本轮东北振兴同样将伴随着大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周建平介绍,本轮围绕三年滚动计划,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130多个项目。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的派生需求,补短板是可行的,但必须要找准方向,切实补到短板上。
- 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将森林等纳入征税
- 高速路服务区方便面推同城同价 将提供免费wif
- 国务院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
- 资源税改革7月推开 多数矿产品从价计征
- 东北振兴三年计划将推一批重大项目 主要涉及基础
- 上海明确27项重点任务推供给侧改革
- 印尼将亮相“2016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
- 湖北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 申领执照仅需1小时
- 中国机器人企业800余家 90%年产值少于1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