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第四医院、第八医院的卫生间,道外区七道街街面以及部门药店的墙壁上,都看到了“药品收购”的小广告,为了引人注意,这些广告上往往都打出了 “高价”的字样。随后,记者以有药出售为名,按着小广告上的号码拔打了多个药贩子的电话,结果发现,按药价60%左右收购几乎成为业内的市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药贩子都对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及常用消炎类药品格外倾心,而他们最乐意做的,还是持卖方的医保卡直接购买药品。在实际交易中,除了公费医疗的剩余药品,“医保卡串现”也成为药贩子收药的最要途径之一。一位曾持医保卡向药贩子出售过药品的哈尔滨市民刘女士给记者讲述了交易内幕,“他带我上药店,他有一个单子,完了他说要什么咱就买什么药,买完药拿医保卡去结帐去,不有个单子吗,顶上写多钱,完他就给我百分之八十的钱。直接买药给他百之六十左右吧,这个合算点呗!”
那么,这些低价收来的药品到底流向了哪里?药贩子又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呢?记者几经周折,从一位经营药品生意多年的业内人士口中找到了答案,“他们收来的药,收到某一个人手里面,然后送到各个药店,但是没有正规的票子,药店都是偷着卖,我们业内都称这个为‘串药’。那个价钱特别便宜,比医药公司的进价还要便宜,至少也得少15个点,多的能达到17、18个点。”
就这样,低价收来的药品再次以正价进入流通领域,在整个过程中,售药者、药贩子及接收方都从中获益,共同分食了国家医疗保障这块蛋糕。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稽查局副局长张林介绍说,对于这种行为,国家虽严厉打击,却因为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处罚中存在着很大难度,法律法规(在这方面)也是个盲点。
同时,张局长表示,虽然如此,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在积极呼吁国家立法的同进,也希望广大群众能参与到打击非法倒药的行动中来,发现问题,积极向当地食品药品稽查部门举报,共同击碎这条灰色的利益链条,让药品市场更规范、更安全。
- 云南白药回应小儿宝泰康颗粒被检出硫磺:符合标准
- 江苏无锡检验检疫确诊首例输入性沙门氏菌感染病例
- “试水”双向转诊模式 市属医院正式组建康复医联
- 三星联手阳光融合试水中国高端医疗市场
- 中国考虑规范大型医疗器械的安装与使用
- 四川省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
- 重庆强生堂等11家药企因非法经营止咳水上黑榜
- 600中国药房店主将空降澳大利亚 签署大量合同
- 医疗器械监管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过度检查或被遏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