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近年来最大、最复杂的税制改革,也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重利好。
直接的好处,在于所有行业税负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次“营改增”方案按照营业税税负平移的方法确定了各试点行业的适用税率,并延续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对一些特定行业制定了过渡性优惠措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称,这些安排总体可实现所有行业全面减税,绝大部分企业税负不同程度降低。
这将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减税,预计今年可实现减税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少行业、企业处在生死“临界点”之际,这个减税“红包”,将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强活力。
深远的好处,在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营改增”全面推开试点后,增值税抵扣链条打通,实现了对货物和服务行业的全覆盖,有利于服务业和工业深度融合。此外,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环节将从主业中剥离,形成专业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新主体,可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
这一点已经有所体现。官方统计,自“营改增”2012年试点以来,第三产业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5年的5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12年的45.5%提高到2015年的50.5%,首次过半。
无论是短期内稳增长,还是为长期结构调整蓄势,“营改增”如期全面推开都意义重大。不过,这只是一个起点。
一是需防止新政策在执行中变味、走样。日前部分地区在改革落地前搞“运动式”回溯清税、收“过头税”,一些国际酒店借“营改增”之名涨价,实际上都是在提醒官方,只有依规做好税收征管,加强监管预警,在领取、开具增值税发票以及取得进项发票等方面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尽快适应增值税制度,才能保证“营改增”落地后切实发挥积极效应。
二是增值税需进一步完善。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实施大量过渡性措施虽属必要,但毕竟和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存在差距;增值税税率档次目前仍有四个之多,不仅会加大税收征管的复杂性,也容易存在税收漏洞。这些都需要逐步改进。
三是财税体制改革需切实推进。“营改增”将倒逼现有财税体制深刻转变。根据新规,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过渡方案的过渡期为2—3年,这或许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总体规范方案的“时间表”。
这些都是对政府改革智慧和能力的考验,官方对此亦心里有数。国务院4月30日发布的通知强调,要梳理“营改增”试点过程中的新情况,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风险防控,出现问题迅速处置;要确保各项减税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 西藏迎来边贸季 多地口岸陆续开关
- 银行业客户满意度下滑 原因集中在营业厅服务方面
- 全面实施营改增首日增值税开票额超27.5亿
- 制造业数据站稳在荣枯线之上 中国经济保持企稳态
- 二次元经济拉开序幕将迎爆发 千亿市场亟待挖掘
- 海南近三成企业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 媒体揭网红经济:财经网红李大霄估值10亿元
- 各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要素加速流向新经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 营改增税制转换平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