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4月19日讯邮轮出国劳务外派的岗位需求在1:5到1:6之间。”“一起出国吧”网站CEO曲璇说,近三年以来,最受山东年轻人追捧的出国劳务的岗位就是能在邮轮上工作。“邮轮也属于劳务外派,由于这些项目多是在一些景点,而且船上的工作人员到达当地后,也可以下船观光,也就是既能免费旅游还能赚钱,所以颇受年轻人喜欢。”
2015年,中国迎来了邮轮经济时代。《2015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母港邮轮总量将达到18艘,其中多数隶属国际邮轮巨头,今年中国邮轮市场的增速也将超过40%。有专家预计,2017年之前,中国将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市场。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有上海、天津、厦门、三亚、青岛、舟山、广州、深圳等十多个沿海城市已经建成国际邮轮中心,或者正在建设。
在邮轮上工作,收入还不错。曲璇称,目前,邮轮上工作人员的工资在八千到一万元左右,另外还有小费收入。据悉,目前山东的邮轮线路多是日韩和东南亚,选择劳务外派的人员一般会签订1—3年的用工合同,邮轮出海的时间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日前邮轮劳务的中介费在1.4万元左右,暂时没有硬性要求外语水平等级,劳务人员会简单的英语交流即可。
另一个热门的岗位是海外免税店的导购员。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因此催生了对中国导购员的需求。尤其是奢侈品,数据显示,全年中国人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这其中,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占到总额的78%日前,日韩对中国导购员需求旺盛,每个导购员月薪在八千到一万元左右,且有商品提成。
去德国干厨师曾经很火很流行
“六千元以下的薪资岗位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王玉成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往劳务外派薪资水平六七千元的也非常抢手,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吸引力。而目前,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把目标瞄向了东南亚的劳务外派市场。
在“一起出国吧”的网站上,六千元以下的工作会被筛选掉,上不了网站信息发布平台了。曲璇表示,日前一些高危行业和口碑较差的外派劳务项目也开始收紧。“比如像赴日工作的架子工和德国的厨师行业都做得很少。架子工主要是由于危险性太大,出了问题解决起来很麻烦。”曲璇告诉记者,德国的厨师项目则是这几年做得口碑很差,德国方面对劳务人员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把这一块列入了黑名单,收紧了劳务派遣的门槛。
基础劳务人员面临着东南亚等国家低廉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因此在外派劳务市场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王玉成表示,中国劳务市场正在面临向输出中高端人才的转型。像程序员、护理人员和海员等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劳务人员需求非常大。曲璇介绍,在劳务外派市场上,这三类人员是常年缺口较大的岗位,岗位需求在1:3到1:4左右。主要的输出国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地区。不过,不同国家的中介费也不同,日本是三四万,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要求雅思过5分。不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以全家移民。
劳务中介抽成达六成去中间化等于打四折
根据省商务厅统计,2015年,山东省外派各类劳务人员60764人,首次突破6万人,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15年底全省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达11.6万人。
外派劳务数量的增加,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王玉成介绍,传统劳务行业,信息极度封闭,各公司之间壁垒森严,从而催生了劳务中介。这些“中间环节”带来的行业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助涨了企业招工的花费,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务工者的经济负担。
“劳务外派收费中有六成的劳务费被中介给拿走了。”曲璇直指劳务外派行业的收费问题。“比如说,如果一个岗位的劳务收费是一万元,其中有6000元是被中介赚走了,而劳务公司可能仅仅需要4000元就够了。”
外派劳务行业面临去中间化的转型,“一起出国吧”网站的建立初衷即是如此,就是为了让劳务公司和外出劳务人员可以直接对接,这样去掉了中介的介入,从而降低劳务人员的成本。
每个企业在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劳务网店,能够在线交易,并且拥有独立的管理后台,企业可以直接发布信息自主编辑,还拥有自己的在线客服,为务工者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网站还建立全国首个劳务交易评价体系,有效建立起双向信用监督机制
- 外媒:习近平要求党政干部经常上网了解民意
- 横琴自贸区一周年 启动9项改革创新措施
- papi酱被勒令整改 看他国如何监管“网红”
- 解读中国经济一季报:三大亮点助平稳开局
- 税务总局:细化明确征管事项 保障营改增顺利实施
- 税收数据看经济:现代服务业、汽车业增长强劲
- 一季度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外企“掘金”中国市场力
- 新华社:部门和地方政府热点信息发布别搞半夜鸡叫
- 统计局:中国人口五年增长3377万 年均仅增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