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是黄花满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好时节。本报记者受上汽大众邀请,分赴南京仪征工厂和上海安亭质保中心观摩。在这里,记者既惊叹于自动化智能技术带来的科技进步,更深深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所在。而这一切,与其长年恪守的品质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
仪征工厂:现代科技的结晶
上汽大众仪征工厂是上汽大众的首家标准化工厂,同时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家标准化工厂。据介绍,该工厂于2012年7月建成投产,拥有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以及技术中心、培训中心、能源中心等。
参观工厂最忌“走马观花”,一圈下来,能够记住的亮点没有几个。为了避免这种结局,上汽大众首先安排记者们去参观培训中心,试图通过记者们的“眼观”、“手摸”等亲身体验活动,来加深对上汽大众精益生产的理念和严苛的质量标准的理解。
“该中心主要是为生产一线的员工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陪同的工作人员称,GF培训场地划分了不同的培训区域,囊括了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工艺,“所有生产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GF基础技能培训,并且要求全员参与Lean精益生产培训。”
接下来是冲压车间。首先看到的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冲压生产线,陪同人员称,“仪征工厂拥有的两条生产线,是目前国内车企中最先进的。”而在另一边,则是专注的员工在对零件进行检验,“这是工厂质保技术团队,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冲压件的质量。”
经过冲压后的零件将进入车身车间。为了保证车身焊接工艺的精确性,车身车间大量采用了自动化的生产线,可实现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车身车间共有404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超过70%。”除此之外,康采恩框架技术也是讲解的重点,“可以很好地实现4种车型的柔性切换。”
之后,白车身被送入油漆车间进行涂装。仪征工厂油漆车间共有126台机器人,覆盖了预处理电泳、PVC密封、中涂、面漆、整理报交、空腔注腊等几个重要的工艺,其中,膜厚机器人可实现90秒内对每台车身50个点自动检测,确保油漆膜厚度和均匀性。
总装车间的自动化程度不亚于冲压车间,但在人机工程方面更有突出表现。该车间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柔性模块化装配工艺布置,可实现多平台多车型任意比的混装生产。目前,该工厂所生产车型包括大众新桑塔纳、浩纳与斯柯达昕锐、昕动四款车型。
当一辆智能型自动牵引(AGV)小车满载着零部件驶过时,立刻引起了“围观”。讲解员告诉记者说,这只是提高效率的方式之一,包括模块式装配工艺等,都能很好地提高装配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很好地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标准化管理流程带给这座工厂的是井然有序,但这并不是仪征工厂的全部。除了各车间独立的检测体系外,总装完成落地,都必须经过严苛的质量检测。讲解员说,上汽大众采取的是多重检测。何为多重?他以四点说明作了明示,即100%在线检测;四个车间超过30个质量关键控制点;总装车间严格的下线检测;报交合格的下线车中再抽检。
严谨的生产制造以及严苛的质量标准的背后,员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每一位员工规范地执行工作流程,确保每一处细节的完善,才能保证生产出稳定可靠的产品。”
安亭质保中心:以工匠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
近来,“匠心精神”备受推崇,不时会见到关于德国“工匠”与日本“工匠”的各种文稿迭出,而大众、丰田等车企更被冠以独具“匠心”的光环。
何为“匠”,更近于中国文化的日本对“匠”有着独特的理解,那就是对工艺的完美追求,而之于德国,这种精神更被从气质上说起,“匠”就是要做到“精细化的极致”,这与德国企业一直推崇的“工程师文化”相得益彰,实际上也有着很深层次的重叠。
在上汽大众质保中心(安亭),高科技所带来的工艺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非是其全部。在每一个部门,你总会发现有一些跳脱于科技之外的存在,而这种需要人亲力亲为的内容更显得其价值的独特性。
在上汽大众质保中心整车Audit区域,评审员会以“挑剔”的眼光对整车外部、内部以及功能性进行感性评价,他们在产品检测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他们尊崇“价值是可以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
在匹配中心,专业人员会通过专业的样架模型对车身尺寸精度、可装配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工作人员称,“从新车型研发之初到批量生产后的每个阶段,匹配中心都会参与其中,以确保整车和零部件之间匹配质量的稳定性。”据了解,上汽大众是国内整车第一家拥有外综合匹配样架和组合主模型开发及搭建技术的企业。
质保实验室则是由108名专业人才组建而成的团队,在这里,他们承担了上汽大众零部件材料检测及分析,以及整车材料应用与研发工作。记者依次参观色差评价、气味评价和工业CT三个工作室,其中,在气味室,有着精密的仪器设备对于车身在不同温度照射下的气味检测,看似这就足够了。但这个实验室还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被称为“金鼻子”,他们需要的就是在细微差别的味道中分辨出每一种味道的来源。
而在另外一个空间,记者们围上上汽大众即将在北京车展亮相的C级车评头论足。“你们看,车的侧棱线收尾的部分,是不是光影的波动有些不规律?”该检测室的技师指着靠近A柱的车侧棱线说,“这样的差异机器是检测不出来的。”同时,他又让大家注意看引擎盖靠近前挡风玻璃的光影扰动,“这也是有缺陷的地方。”而在他看来,这些瑕疵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就需要工程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
诸如此类,在质保中心处处可见,俯首可拾。整个参观直至结束,记者仍无法脱离场景,唯有震撼直击内心。严谨到苛刻、细致到极致,这不正是“匠心精神”么?而正是这样触摸根本的观摩,让记者真正明白了上汽大众耀眼光环的实至名归。有着这样的“匠心”之思,不论是昨日,还是今日,甚至明日,上汽大众都会站立在潮头之上。
- 造船业优等生浙船公司进入破产重组 官网电话已暂
- 长安福特压库惹怒湖南经销商 遭联名逼宫
- 北汽收购福建奔驰35%股权 大奔驰格局潜伏隐忧
- 北京奔驰GLK零整比最高 全车都换件可买8辆新
- 金杯汽车上市24年现金分红为零 9年吃政府补贴
- 汽车之家控制权陷斗地主迷局 中国平安或成王炸
- 郑州日产召回部分NV200汽车 气动撑杆存安全
- 福田汽车集团携全系乘用车型亮相第六届北京国际电
- 长安汽车完成无人驾驶测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