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叶问3》票房造假背后:一场披着电影外壳的资本游戏

文化服务  2016-4-20 8:52:4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像一块“唐僧肉”,资本玩家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人人吃上一口。但当《叶问3》票房造假门让人们看到“互联网+电影+金融”的“圈钱本质”时,大家不禁发问:金融介入电影的背后逻辑是什么?“金融+电影”创新的投资风险和法律边界在哪?为保障国内票房的真实性,监管部门还要做些什么?

 

  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像一块“唐僧肉”,资本玩家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人人吃上一口。但当《叶问3》票房造假门让人们看到“互联网+电影+金融”的“圈钱本质”时,大家不禁发问:金融介入电影的背后逻辑是什么?“金融+电影”创新的投资风险和法律边界在哪?为保障国内票房的真实性,监管部门还要做些什么?

  对此,记者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采访了电影投资人、院线方、法律人士及相关主管部门,希望能够呈现业界的实践之路与思考方向。

  随着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的一纸罚单,《叶问3》票房造假风波有了定论。事件揭开了借电影外壳玩资本游戏的冰山一角,这不禁让人反思,当金融遇上电影,危与机在哪里?

  昨日(4月19日),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娱乐资本论发布了《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白皮书》发布现场,合一资本创始人、光影工厂影业董事长许亮一语道破《叶问3》发行方造假的本质目的——在资本市场超高市盈率的背景下,资本方自掏腰包或铤而走险用违规手段“刷高”票房,以在二级市场得到“讲故事”获益的题材。

  “资本市场的钱大量进入一个行业不见得是好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龙凯表示,如果手握稀缺资源的电影人被资本带来的利润驱赶着走,那对电影行业将是一种破坏。

  “包场”和“刷票房”的边界

  自3月4日《叶问3》上映之初,就有来自不同省份的网友纷纷晒出购票截图,调侃其排片是“午夜幽灵场”,斥责票房造假。“购票系统显示,《叶问3》同一个观影厅10分钟一场,票价高到203元,凌晨一两点还场场爆满,我也是醉了。”

  从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的通告来看,《叶问3》确实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发行方与部分影院联手,利用后台操作“虚增票房”。

  “他们(《叶问3》发行方面)都找过我,想来包场。”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回忆道,如果是自己买票包场请观众看,院方其实是欢迎的。“但他们的包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票包场。而是让我给他们造1000万元的票房,再返给我150万元补贴,这就是假票房。我一听就特别反感,如果这么做的话,电影行业就是拼谁有钱,一部特难看的电影靠钱就可以取得高票房。”

  值得注意的是,《叶问3》同时也存在发行方自掏腰包包场、买场次的情况。此前《捉妖记》也曾被质疑票房注水,彼时该片投资方曾表示“有些场次是做了公益场,片方花钱请那些没有能力买电影票的人看电影。”

  而投资方、主演等片方花钱包场请观众看电影的事件确实广为存在,自买自卖包场和违规刷票房之间的边界是什么?

  对于电影票“自卖自买”,北京中文伦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田磊认为,这种行为是中性的,不能说它违法。但如果自卖自买这种行为通过一种手段达到不正当目的,就存在违法色彩了。

  高市盈率的诱惑

  当与会者们谈到利用炒高票房达到“不正当”目的的具体案例时,又不约而同以《叶问3》作为典型分析。

  比如在《叶问3》造假过程中,通过自买自卖或者通过和关联方之间的买卖虚构了票房。田磊说,“通过这个虚假票房又和股票二级市场联动,推高投资这部电影的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如果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获得不正当利益,本身这种自买自卖行为就有违法的色彩在里面。”

  用更容易理解的类比,胡其鸣将《叶问3》的系列造假比作上市公司用关联交易虚增利益。“相当于一家家电类上市公司,找一堆关联公司买它的冰箱、彩电,把销售弄上去,然后在股市上业绩就起来了,并通过虚高的业绩在二级市场里套现。”

  “大家一开始不明白,《叶问3》除了用技术手段刷票房以外也花了很多钱来买票,它为什么花这么多钱?”胡其鸣自问自答并总结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将其用虚高票房在二级市场炒股价的做法联系起来,就能明白这些人要做这些事情的目的。

  一切现象,不得不让人怀疑票房存在泡沫。

  “我们知道喝啤酒的时候需要有点泡沫啤酒才好喝。”许亮表示,所有竞争的影片都要抢夺院线,这时候片方花钱包一些场吸引大家注意力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本末倒置,这杯啤酒95%都是泡沫只有5%~10%是真的,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欺诈。”

  票房赌局的风险

  争议之中,电影产业正逐步金融化已成为事实。

  这当中最吸引金融进入电影的方式是保底发行。“电影行业不缺钱的话,资本怎么进来?所以保底发行就是最快最便捷并且改变了电影行业发行体系的资本进入方式。”《白皮书》写道。

  保底发行当然也有成功案例,比如光线参与《美人鱼》,提前为票房保底,在《美人鱼》票房大卖之时,也是光线大赚之日。但如今电影保底已延伸出了其他新形式,比如“拼盘保底”、“保底和P2P市场证券市场相结合”。

  这就引申出了业界的另一个争议,电影到底能不能资产证券化?

  《白皮书》中写道,高速公路的收费权、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收入是可以证券化的,因为这些业务有稳定的收入,但电影并不完全一样,电影上映之前资产为零。梦工厂曾经将10年的电影作品收入作为资产证券化标的,但在中国更多的却是单部影片的资产证券化,并且是放在多个平台上的资产证券化尝试。

  在《白皮书》中,赵龙凯提出,电影产品不是资产证券化的理想标的物,大多数金融合同必须明确其标的,不是任何东西都能作为标的,标的一定要清晰,不能有人为的操纵。而且电影这个高风险行业,不适合向公众募集资金。

  不要光看财务报表,许亮提醒对影视娱乐产业不够熟悉的投资者,票房只是收入不是利润,就算算出了利润也不是现金流。“片子上线就能分到钱了吗?等4个月看到财务报表就不错了。”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1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