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加大对6个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和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农村消费。
同时《意见》还指出,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鼓励消费金融公司针对细分市场提供特色服务;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创新消费信贷抵质押模式,开发不同首付比例、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推动消费信贷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已存在约20年消费金融迎来爆发期
“实际上,消费金融已经存在20年了,信用卡是触动消费变革的第一个金融产品,从2004、2005年开始,传统银行在做。实际上,从最早的信用卡,到个人的分期业务,这20年没有太多的变化。”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说。
据许凌介绍,由于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所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自然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重心,对消费金融领域关注和投入不够,“相比而言,电商和零售平台多年来一直关注消费、服务消费者,自然在消费金融业务上更有潜力和优势,因此,能够有效补充市场需求,同时在服务上也更具高效性。”
许凌表示,将大数据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思维运用到金融服务中,有助于覆盖更多用户,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平台和渠道,同时也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前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高盛(高华)中国研究总监马宁也指出,消费金融在中国的金融行业或者中国经济里面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一个行业,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消费信贷的渗透率非常低,目前只占GDP的28%左右,台湾和香港都在60%左右。
“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年轻人比上一代更愿意借钱,消费金融也迎来一个爆发期。”马宁说。
消费金融市场大底层风控同样很重要
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但借贷需求仍然旺盛,这是由于个人资产分配结构不均造成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高储蓄人群大部分是35岁及以上的人群。而越往年轻群体,储蓄率越低。
“中国目前体验过消费信贷服务的人群,仅占人口结构的20%左右,还有80%的人口从来没有体会到。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我相信结构性的变化会带来消费金融巨大的市场。”许凌表示,消费金融做小额、快速的信贷的金融服务,是真正基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出现的,可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一是消费场景,二是消费者,而泛90后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对消费金融的需求更大。”许凌说。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提醒,消费金融应该注意风控,“消费金融在政策上迎来利好,整个市场一窝蜂地在做,当热点成为风口的时候,可能就会伴随着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每起一波热点,所有人就都往里面钻。就像团购一样,一轮厮杀之后就死得差不多了。所以不能只看所谓的数据增长,底层风控也很重要。”
- 政策利好消费金融迎爆发期 专家提醒注意底层风控
- 进口税新规或冲击海淘代购 外媒称为鼓励国内消费
- 中国人消费水平或激增 全球消费12%将被中国承
- 高收益银保产品主动下架 客户经理:5%估计不再
- 存款利率上浮悬殊:城商行超国有行逾四成
- 年报:11款寿险产品保费超百亿 8款是理财险
- 银行理财产品暗藏猫腻:定向贷款佯装理财
- 毒水壶”是“乌龙”还是确有其事
- 餐馆女服务员手藏小白盒 拟复制消费者信用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