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6日消息称,工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3月21日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五项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为完善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其中,标志性产品包括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
《规划》要求,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工业转型升级、中央基建投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信部装备司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未来5-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到“十三五”末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约80万台。
- 重复性工作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艺术类职业易幸存
- 预计2016年实现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5.5%
- 新经济下机器人产业:“十三五”末产值或将突破千
- 中国版Atlas或将诞生在深圳 要PK的是国际
- 机器人将导致人类失业率超五成 但那又怎样?
- 与大数据加速结合 电子竞技或迎来"大数据时代"
- 2045年机器人将取代中国77%人力
- 机器人快速崛起 5年内将消失510万工作岗位
- 平板显示产业或出现白热化竞争态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