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国家政策措施的扶持,包括: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研究制订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
突破产业链低端化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产业链普遍呈现低端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说:“以工业机器人为例,目前我国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而这些零部件占到整体生产成本70%以上。”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更是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三个大的潜在风险:一个是技术,很可能要空心化;二是应用的低端化;三是市场边缘化。
对此,《规划》列出五项针对性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跨界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服务机器人市场大有可为
在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背面,我国服务机器人更是显得弱势。因此,《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将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列入未来五年实现率先突破的十大标志性产品。
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瑞告诉记者,目前,家务辅助机器人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他预计,家庭辅助类机器人将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而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预测,随着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416亿美元的新兴市场。
“服务机器人一般需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工信部人士说。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服务机器人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起步阶段,并无全球性的领军企业,国内国外在同一起跑线,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找准痛点、取得先机很重要。
- 三部委发布机器人产业五年规划 十大产品获青睐
- 机器人产业五年路线图出炉 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并购
- 人民日报回应网传锂电池有剧毒易爆炸:锂电池挺耐
- 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司2016年大计:锂电池企业纷
- 从假冒婴儿奶粉事件反思LED行业的发展 产品质
- 人民日报回应中国锂电池产业巨亏质疑:发展势头较
- 世界装备制造巨头会聚长春 争享老工业基地转型商
- 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分析
- 手机芯片厂商利润仍稳定下滑 固有格局正被打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