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介绍,早在2013年我国医药工业就实现了2万亿的规模,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未来行业的增量主要靠创新带来。我国跟国际同行的差距主要就在创新环节,因此“十三五”期间创新将是重点鼓励的方向。
做好增量重点在于“十三五”期间增强医药的创新能力,实现升级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组织不同创新主体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研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智造2025”提出以企业为主体,依托产业技术联盟,建立15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里就包括了医药工业中心,目的是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难题。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相关人士表示,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也是发展的重点。面对13亿人口的巨大医药需求,医药是朝阳产业,但多年来还是仿制为主,创新少。市场对创新药的需求较大,国家对创新的扶持力度也将会加大。
值得重视的是,《规划》还指出,医药工业将向中高端发展,提升医药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为稳增长作出贡献,并公布了八大任务。
而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已经走在大而强的道路上。如恒瑞医药、华海药业最早开始国际化发展道路,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并都有多个药物(首仿、创新药项目)目前在美国FDA等候审批,是国内医药企业创新代表,“十三五”期间有望在国家鼓励创新政策中受益。
- 2015中成药零售市场占比剖析:儿童止咳药优势
- 《中药编码规则》通过ISO批准 成为中药编码国
- 医药电商期盼放开网售 法规不健全或导致处罚力度
- 记者追踪疫苗脱离冷链流程:五分钟一次温度记录
- 福寿堂制药严重违规GMP证书被收 之前曾登黑榜
- 保健品试点被食药局叫停 青海春天遭遇灭顶之灾
- 高端白酒涨价究竟是触底反弹 还是真正回暖?
- 疫苗再曝大案:脑膜炎疫苗被伪造流向流向未明确
- 医保目录7年未变 创新药使用受限 挫伤药企创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