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行业监管还在进一步收紧。近期,福建证监局发布了《关于对P2P平台融资类业务进行自查的通知》,要求证券、基金、期货类经营机构禁止参与到任何P2P平台的融资业务,禁止为客户通过P2P平台融资提供便利。火爆一时的首付贷也被急刹车,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与相关部门一起,结合即将开始的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打击为客户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对于接踵而至的监管政策,蚂蚁在线CEO刘文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P2P的监管政策重点是从多个方面对P2P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定,这对众多问题企业无疑是坏消息,这意味着他们要么规范,要么倒掉。“e租宝事件之后,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猛然加大,对于现有的近三千家P2P平台无异于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不少平台开始试着转型为P2B模式,即供应链金融。”
孙凯也有着自己的观点。“政策收紧对于此时发展过快、过猛的网贷行业是好事”,他对本报记者谈道,行业经过两年的野蛮增长,已初具影响力,金融体系甚至是社会秩序都在迎接着互联网金融对于行业的挑战和颠覆。“网贷行业规模重要还是风控重要?如果在互联网行业肯定是流量为王、规模当先,网贷行业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互联网是渠道,金融是属性,金融有风险滞后性的特点,即使今天可以做得很大,发生风险一样瞬间倒掉,e租宝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让网贷行业冷静反思,认真梳理自己的经营思路,做好拥抱监管的准备,不再让这个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让重视风控真实运营的网贷平台发展壮大。”
资产荒今年仍将持续
平台应加强内功修炼
事实上,除了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带来的压力,多位平台的负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谈道一个话题——资产荒。东方汇董事长孙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产荒问题持续已久,从逻辑来看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期间,能接棒传统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目前尚未明朗,由此造成了资产的空档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荒,这其中的阵痛不可避免。对投资机构而言,资产荒其实更多的是优质资产的资产荒。当前经济下行,不良资产攀升,如何能觅得优质资产是个问题。短期内,资产荒问题难以解决,在未来一年这种情况仍将持续。”
“经济下行,从一定意义来说资产荒不可避免,但经济再差也有经营很好的企业,经济再好也有倒闭的企业,就看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否能满足融资企业的需求”,孙凯对本报记者说道,“解决资产荒的首要条件是平台要专注,不要想着大而全,只要精耕细作在某些行业,自然会有回报。”
对于平台如何应对资产荒,孙洋从当前形势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第一,要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传统正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相对优质的资产,且部分也有出表需求,与正规金融机构合作,能减少坏账资产风险。在经济下行期,逆周期的不良资产行业的投资机会凸显,现在有些平台为了解决资产荒问题,开始尝试接手不良资产,但要知道,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其风控管理手段与正常资产管理截然不同,需要有这方面经验和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和机构来操作,如果贸然出手不良资产,平台出现风险的概率会更大”;第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平台的金融底蕴。“也就是说,不要投机取巧,要加强‘内功’建设。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创始人及公司管理层很多都不是金融出身,而金融是个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要想夯实公司基础,需加大金融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有关金融监管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合规并专业化运营”;第三,平台资产要合理定价。“不能仅仅为了获客,不顾后果地增加风险溢价,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从大规律讲,定价与资产质量是成反比的。”
- P2P网贷行业严冬步步紧逼 业内人士称九成平台
- 业界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行业制定“家规”
- 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坚决不赞成房贷零首付
- 银行业拨备下调将释放巨额盈利 业内呼声高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挂牌 明确自律惩戒机制
-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成立
- 外媒:中国互联网金融丑闻不断 监管从严或将洗牌
- 业界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行业制定“家规”
- 外媒:中企面临流动性风险 一些企业求助高息借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