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国内厂商加码AMOLED 和日韩同台竞技仍机会

其他行业  2016-3-22 11:47:2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3月15日~17日,FPDChina2016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小尺寸OLED厂商成为今年面板场馆的主角,维信诺、和辉光电都设置了展位,天马也带来了AMOLED显示屏,在OLED电视展位中凑热闹。智群咨询高级研究经理陈丽娟认为,显示技术升级需要靠OLED,国内外厂商都在加大对OLED方面的投资和布局。

 

  3月15日~17日,FPDChina2016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小尺寸OLED厂商成为今年面板场馆的主角,维信诺、和辉光电都设置了展位,天马也带来了AMOLED显示屏,在OLED电视展位中凑热闹。智群咨询高级研究经理陈丽娟认为,显示技术升级需要靠OLED,国内外厂商都在加大对OLED方面的投资和布局。

  国内厂商加大布局AMOLED

  此前,有外媒称,日韩厂商正加紧扩充OLED屏幕生产线,以迎接新iPhone对OLED显示屏的强劲市场需求。LGDisplay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让6代OLED生产线达到每月7.5万块OLED显示屏基片的产量;三星已经投资最多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85亿元)来扩充生产线,2017年的月产能将达到9万块。JDI(JapanDisplay)则将现有的在Ishikawa的工厂改为生产OLED面板。

  除了日韩厂商,国内厂商近期对OLED显示屏的投入也在明显加大。维信诺已启动昆山5.5代AMOLED量产线的二期项目,2017年将投产,其中部分产能将用于生产AMOLED柔性产品。京东方公告称拟投资245亿元建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也有所行动,其公告称国开发展基金拟以现金16.84亿对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近日,深天马A发布公告称,将以3400万元受让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全资设立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34%的股权。

  国内厂商对OLED的布局不止如此,陈丽娟透露,天马和京东方还要新建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京东方的在绵阳,而天马的则在武汉。此外,和辉光电也有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的计划,预计今年年底打桩。

  而且还有消息称,鸿海一旦将夏普成功收购,将向其OLED业务投资2000亿日元,用于开展OLED显示器业务的研发和量产设备。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鸿海如果没有夏普的OLED业务,可能会失去来自苹果将来的大量订单。因为AMOLED显示屏的结构更加简单,显示屏和触控屏的合二为一是一大趋势,这简化了产业链条,降低进入门槛。如果鸿海缺乏战略性资源AMOLED,旗下的富士康此前在液晶显示屏方面积累下来的资源可能会因为AMOLED显示屏这波趋势的到来而付之一炬,所以郭台铭为什么这么着急收购夏普就在于此。

  这些厂商对OLED的巨大倾注,显示出OLED强大的市场魅力。OLED几乎兼顾了已有显示器所有的优点,同时拥有超薄、超清、低功耗、反应时间短等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厂商都在用AMOLED显示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OLED目前良品率低,价格过高,只有旗舰机型才能用得起。陈丽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AMOLED资源相对单一,采用OLED显示屏的风险过高,同时苹果也在攻克OLED的一些技术难点。她认为,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厂商在用OLED显示屏,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2018年苹果手机可能直接采用曲面显示屏。

  能否与日韩厂商同台竞争?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中国液晶已经站在世界的前列。现在OLED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是否有机会在AMOLED方面与日韩厂商同台竞技呢?

  陈丽娟表示,现在AMOLED领域还处于技术积累阶段,韩国厂商技术保持领先地位,而且不管从相关设备还是从材料来讲,韩国厂商都保持高端垄断的地位。三星为了能够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甚至与上游设备厂商签署相关协议,限制本土某些关键设备向外出售。而国内AMOLED整体产业链还不完善,起步相对较晚,人才明显不足,技术储备不多,限制了国内OLED厂商的发展。

  即使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维信诺总经理高裕第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厂商还是有机会与日韩厂商同台竞技。OLED属于新兴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技术重,新空间还很大,专利的格局呈割据式的,没有一家厂商能够用所有的知识产权。而三星在AMOLED方面的突出表现,与三星的财力不无关系。

  但是国内在AMOLED方面也有不少技术积累,而且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高裕第透露,2015年维信诺仅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工艺的设计、产品的调试以及市场的开发,这在业界是最短的,也证明了国内厂商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而且国内厂商主导或参与了OLED国际标准的制定,显示出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在AMOLED取得主动权,国内厂商也试图和上下游厂商共建产业链。高裕第透露,之前PMOLED方面的材料都要进口,但现在维信诺在PMOLED方面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现在AMOLED方面的材料很多从国外厂商购买,如果这些材料能够在创业公司孵化,有利于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但是这种孵化单靠政府支持是不够的,需要像韩国一样,由大企业三星牵头,然后培养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推动行业长远发展。维信诺正在AMOLED方面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企业,一起做技术跟进。

  现在AMOLED正进入发展的高潮期,国内外厂商纷纷大举进军。高裕第认为,AMOLED正在发展阶段,技术依然是主导力量,无前人经验可循。韩国、日本等都将OLED作为战略产业,像其他的高端技术一样,不可能引进。我国发展OLED,只能依靠自主创新。OLED是包含材料、器件结构、驱动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多年的专注研发,是不可能掌握的。在AMOLED方面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不断技术积累。就像LGDOLED事业部长吕相德在去年9月所说的,“生产OLED产品比液晶产品难10倍。”

  此外,柔性显示趋势也十分明显。陈丽娟表示,现在手机厂商无论用液晶屏,还是用OLED屏,在形态上没有实质上的差别,而柔性就不一样,可发挥的空间更大。而且苹果正在试图加快推进柔性显示在手机上的应用。高裕第透露,维信诺在多年前就布局进行OLED柔性技术开发,现在已完成了量产工艺集成。维信诺认为柔性显示技术与产品设计相融合,可以加快推进柔性显示产品化。只是柔性显示技术难点更多,更需要时间去积累。国内厂商在推进AMOLED量产的同时,也在柔性显示、透明显示进行技术储备,这有利于支撑OLED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99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